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时间:2024-10-15 07:55:23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集合6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6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集合6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1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写字台前做作业。

  “叮咚,叮咚。”随着一阵的门铃响,我出去看了看门上的“猫眼”,噢,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打开了门,跟随着爸爸和妈妈来到了厨房,看看爸爸妈妈到底买了什么饭菜。

  “啊。”我惊喜地叫道,因为爸爸妈妈买了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梨,我伸手去拿,可爸爸把那袋梨藏在了身后,我就知道他又在出鬼主意了。爸爸对我说:“想吃梨吗?”我说:“那是当然了,干嘛,不让我吃梨呀!”爸爸笑咪咪地说:“你想吃梨,那倒是可以,只不过我要考你一道题,如果你做对了,我就把梨给你吃,如果做错了,那就别想了。”我得意地说:“ok,没问题,料你也考不倒我。”爸爸说:“少自夸自耀了,你还没答出我的问题呢,这道题是这样的,怎样算出这个梨的体积?”看来这题还真有些难,我对爸爸说:“知道了,用称。”爸爸摇了摇头,笑着说:“称是算这个梨的重量。”我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上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那个实验是求一个土豆的体积,而这次是求一个梨的体积,那不是一样的吗?于是,我就对爸爸说:“我知道了,就是把这个梨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倒入水,把梨浸没,在取出梨,从杯内量出水将下来的长,宽,高,用长,宽,高相乘,就能计算出一个梨的体积,对不对。”爸爸笑着说:“对了,就是这样,不错,有进步,求一个形状奇怪的物体时,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你上课有注意听,以后的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听,都要认真地去思考。”我点了点头。

  从这件事中,我还明白了要努力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还要去认真思考。我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点评:小作者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从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这是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日记,希望小作者以此为契机。多动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2

  这学期我们数学又教了一个新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其实这二个概念我的理解非常简单平移,就是图形沿着直线方向,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移动到另一个的位置。而旋转,就是按照一个中心点进行转动,而图形的大小的形状是不变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身边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物体很多。第一如妈妈的汽车从家里开到公司,我的理解是汽车进行了平移;家中的`椅子从客厅移到了我的小房间,我也理解为是椅子进行了平移。

  旋转,也是比较多的。走在街上,看到小朋友手中的风车,它们用力的转动着,我的理解是风车的叶子进行了旋转。汽车轮胎中间的铁支承架,在汽车开动时也是进行了旋转。在理发店门口,黑白相间的广告灯箱在不停的转动,我的理解也是旋转。我们家中的电扇,在开启的时候,三块风叶进行了旋转。

  总的来说,我感觉平移的旋转不是很复杂,就像旋转图形的判断只要记住“定、动、变、不变、等”就够了:定:即旋转中心;变:旋转前后图形位置变化(除旋转角度=N360度);不变:旋转前后图形大小、形状不变;等:即图形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日记

  每一点、每部分都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相等的角度动:旋转是个动态过程。

  通过这样的理解,小朋友你们觉得平移和旋转简单吗?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3

  星期天,也是母亲节,我溜进书房,想做一张贺卡,妈妈声音响起:“嗯,不错,知道学习了,你做几道奥数题吧!”没办法,我只好翻开了《举一反三》。

  “嗯,今天该做这几个题了”。只见题上写道:“从小亮家到学校,原来隔50米竖一根电线杆,连两端的两根一共有55根电线杆,现在要改成每隔60米竖一根电线杆,除两端的两根不需要移动外,中途还有几根不必要移动?”

  看完题后,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呢,我冥思苦想;对了,我们最近刚学过“最小公倍数”这种题是否适用呢?我决定试一试。算这种题需先求出整条路的.长,因为是每隔50米一根电线杆,连两端共55根,所以路长应是50×(55-1)=2700米,全长2700米,原来是每隔50米竖一根,现在是隔60米,也就是说正好处在50和60的公倍数处的电线杆不必移动,那求50和60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了。用短除,正好300,接着用全长路段除以50和60的最小公倍数,2700除以300等于9,因为起点那根是一定的,去掉最后一根剩8根,即中途有8根不必移动。

  算完后,我将信将疑到底对不对呢?我去问妈妈,妈妈检查后夸我真聪明,说这是她母亲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高兴极了。通过解这道题让我明白了:今后不论遇到什麽难题都应该勤动脑多动手,要举一反三去思考,不怕困难,这样才能不断打败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写,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与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与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与。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我们去探求。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与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与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

  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5

  今天,老师在复习时间单位,提到了平年闰年,闰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会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这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有大约1/4天,四年后就会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数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整百数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应该算闰年才对,为什么一定要400的倍数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翻阅书籍,也没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个数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我想:咦,说不定可以通过这个计算出来。

  说干就干,我先把5时46秒转化为20926秒,一天则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这就是人们每年少计算的天数,所以把这个数乘4等于0.9688天,人们为了简便,就看成一天,而这样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时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时间,人们就把这些时间看作一天不贴在其他99(100-1)个年份上,而这样,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时,就这样,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将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闰,即100-3=97(个),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个闰年。

  哦!原来是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算出来了,虽然挺麻烦的,但也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那感觉真棒。其实数学离我们生活很近,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收获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6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濮阳。

  在路上,妈妈问我:“从安阳到濮阳一共是100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公里,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濮阳?”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忆起了以前学过的路程问题。想到这个,我顿时茅塞顿开,对妈妈说出了我的解题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来每分钟行2千米,然后用100除以2,算出来从安阳到濮阳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钟就可到达。”

  妈妈问我为什么这样算,我说:“因为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100千米除以每小时120千米除不尽,所以我把每小时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钟行2千米,再用100除以2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时间。”妈妈听了我的解题思路,直夸我知道动脑筋了。我得到表扬心里高兴极了,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学好数学知识真好!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09-13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1-08

(优)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11-12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01-24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精品)06-24

[优]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06-24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精品]05-13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精】02-01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通用】03-31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优秀)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