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记

时间:2024-07-10 03:05:16 中秋节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秋节日记范文集合七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日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中秋节日记范文集合七篇

中秋节日记 篇1

  20xx年9月24日 星期一

  盼星星,盼月亮,让人期待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我手上捧着月饼细嚼慢咽的吃着,还观赏着月亮,但是一个享受啊!

  古人有句诗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过中秋,在我国是一项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风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逐渐影响到了民间。

  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看来所谓的“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说的没错。月饼的味道各式各样:要甜丝丝的莲蓉月饼,有爽滑酥嫩的五仁叉烧月饼,还有那烟味浓郁的椰奶月饼……月饼的口味数不胜数,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香芋月饼了。他全身穿着棕黄色的油亮的外衣,上面雕着迷宫般的.花纹,他的内心花花绿绿的,经不住诱惑的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有点像豆沙甜滋滋的,但愿一点也不腻,美味极了。月饼最初是用来捧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节吃月饼寓意成家人团聚的象征。

  晚上,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晓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指头放去。月亮寺院般又像一个龙珠般挂在深蓝的天空中,让人不禁联想到龙戏珠。

中秋节日记 篇2

  今天,我在家里打扫卫生,无意中看到一些月饼,想到:去年的中秋节过去虽然已经有好些岁月了,但回想起那次中秋节,还真可以算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了!记得那一次,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们一家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饭,在院子里谈天说笑,等待着夜幕徐徐降临。就在我们聊的正起劲的时,调皮的月亮就悄悄地从云朵后面出来了!多亏了那小小的韩韩提醒我们月亮出来了,恐怕我们就错过了这美丽的夜色中月了吧!于是,我们各自搬上小板凳到顶楼,去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有一种非同凡响含义的事情——赏月吃饼,而爸爸却与我们不同,他可是赏月饮酒。妈妈却说:你看都怪你要喝酒,瞧瞧!月亮都被你吓跑了!俗话说的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反而因我饮了酒明月才会出来呢,哼!爸爸反驳道。唉!爸爸真是无药可救了我说,妈妈,我们别扫兴了!爸爸要喝就让他喝呗!我们来举行一个‘诗乐故’大比拼吧!‘诗’代表古诗,‘乐’代表音乐,‘故’代表故事,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固定的要求——都与月亮有关。妈妈自告奋勇地说: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来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朋友吴可贻的`话。紧接着,我从楼下拿来葫芦丝,吹了一首《荷塘月色》我们吟诗的吟诗,讲故事的讲故事,演奏的演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在欢乐中,我们度过了这个难忘的中秋节!不管岁月流逝,中秋节离我们远去,但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时时让我留恋,怎么也忘不了。我相信,今年的中秋节一定也能像去年的一样的精彩,这样的难忘!

中秋节日记 篇3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中秋节日记 篇4

  今天,爸爸带我去华府山水张家老太做月饼了,我们带上了妈妈准备的案板,小围裙,吃完中午饭就出发了,到了地方一看,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来了,真热闹啊。

  开始做月饼了,我先拿了一种黄颜色的面团,抹上枣泥馅,然后再揉成团,揉成团的时候要注意,馅不能露出来,就象包大包一样把馅裹在里面。然后把揉好的面团放到做月饼的'模具里往下一压,一个月饼就做成了。我一连做了10个月饼。月饼的模具有8个,有花形的,波浪形的,圆形的,还有“中秋”2个字,底下有弹簧。

  做完10个月饼之后,爸爸妈妈们就把月饼放到烤箱里烤,等了一会,烤好了,拿出来后,我看到月饼的边都变成金*的,品尝起来非常好吃。爸爸说,烤好的月饼还要晾上几个小时,刚烤出来的月饼特别硬,晾上几天才会慢慢变软,这时候会更好吃的。

  今天我真快乐啊,因为今天我学会了做月饼,等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我要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吃上我亲手做的月饼,他们该多高兴啊!

中秋节日记 篇5

  9月19日 星期四 晴

  昨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中秋节联欢会,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前一天,老师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们,让我们提前准备好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我把消息告诉了妈妈,让妈妈帮我准备好。

  这天下午,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东西来到了学校。下午第三节,是我们的联欢会开始的时间。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坐姿端正,等着老师来主持。崔老师先把打开,首先看见的`是李白的一首诗《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

  接着,我们又看到描写月亮的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一些中秋节的传说如: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我还积累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相似的诗句。

  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就开始分享自己带的水果和月饼。可是有的同学没有带,老师就叫他们和大家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水果和月饼。开心极了!中秋节不但月亮圆,还能和家人团聚真好。中秋节真快乐!

中秋节日记 篇6

  故乡的中秋节别具一般情趣。这时的街上桃梨瓜果飘香,鸡鸭鱼肉丰盛,有钱和殷实的人家,可尽情采购。中午一顿丰盛的午餐是少不了的。晚餐过后,即准备赏月;在赏月之前,要准备祭月。祭月时,在一张大八仙桌上面,除放烛台和香炉外,几乎放得满满的——全是好吃的——不外乎菱藕瓜果,——当地的产品,家乡的风味。各家的瓜果可以不同,可根据各人家的口味和喜好选择,但祭月的桌上家家都少不了月饼。

  人们在祭月、顶礼膜拜的同时,脑际也会浮现出月宫中嫦娥、吴刚忙碌的身影和玉兔的活泼可爱,以及吴刚用他酿制的.桂花酒洒福人间。这时,天上人间一片和谐,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和人们祝福的景象。

  故乡的月饼,多种多样,大中小都有,口味极佳,而且价格也不贵,穷人家的孩子多少也能吃一点。记得我十岁左右,离家不远处,有一家姓谢的茶食店,老板叫谢远来,中秋前夕,忙做月饼几乎是通宵达旦,街坊邻里有时也去帮忙。我虽年龄不大,也要帮着摁月饼的包皮,可见月饼的热销,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故乡的富庶。在众多月饼中,慢慢产生了精品、名品、那就是自古以来的大名鼎鼎的“赖月”。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吃到瓜埠的“赖月”,赞不绝口。按理说他定都南京,南京什么好吃的没有,但他中秋时偏偏要吃瓜埠的“赖月”。于是“赖月”自明朝以来,就成了年年进贡的贡品,这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说也奇怪,朱元璋爱吃“赖月”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是安徽凤阳人。安徽自古以来和我们江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口味等,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可你满清是东北来的满人,怎么也凑热闹,爱上了小镇瓜埠的“赖月”了了呢?可见“赖月”的口味、风味却有独到之处。“赖月”的配料和制法我不甚了解,但松籽、瓜籽、核桃、金橘饼、糖冬瓜等是少不了的,全用香油烤焙。它吃到嘴里,给人以香而不酽,酥而不糯,甜而不过,油而不腻的特殊感觉,这是其他月饼很难齐备的。于是“赖月”便出了名,延续至今,人们依然爱吃有加,且赞不绝口。

  祭月之后,全家人围坐在桌旁,边吃月饼边赏月,其情依依,其乐融融,好不快乐开心!

  故乡的中秋节,于我们小孩子,还有一种乐趣和玩法,那就是用砖堆成一座高高的宝塔。在堆的过程中,随着一块一块砖的堆砌,宝塔也一层一层地增高,家乡人美其名曰“步步高升”,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年轻人的未来富有深刻的内涵——吉祥如意。堆好后,围着宝塔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开心极了。

中秋节日记 篇7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日记】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日记(经典)11-24

中秋节的日记06-24

中秋节的日记07-29

中秋节日记作文 中秋节日记03-30

中秋节日记日记10-30

中秋节的夜晚日记06-02

中秋节日记07-10

中秋节日记07-10

(精选)中秋节日记07-08

中秋节日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