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三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10-03 20:13:37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三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一天又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日记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1

  数学王国里有一对欢喜冤家,它们是面积和周长。它们俩总是相生相伴,紧紧跟随着它们的主人平面图形。由于它俩关系太好,小朋友总是搞混淆,一会儿把周长当成面积,一会儿又把面积当成周长。为了把自己和好对方区分开来,面积和周长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自我介绍。

  周长:我是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总长。

  面积:我是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

  对自己的新名片,它们俩都非常满意。可以,这天它们随平面图形刚一出门,小朋友们又把它们俩搞混了。唉,怎么办呢?

  立体图形长方体看见了,建议说:“面积是二维的',有长和宽两个维度,比较时,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其实就是一条线段,是一维的,只能比长短。”

  面积和周长接受了这个建议。面积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上了“我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则加上了“我比的是长短”。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2

  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这名儿,便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不简单。

  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不过我更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从中求出兔的数量。

  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数量关系呢! 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

  而且这类题目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

  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考验我呢! 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3

  20xx年8月6日星期六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乎我在菜市场边走边看菜的'价格,考虑这数目。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我们家来客人了,妈妈叫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些东西回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去买东西,是妈妈别有用心,锻炼和培养我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着妈妈写好的购物清单和100元钱,一路小跑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兴奋地来到了丹阳超市。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呀!各种各样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我照着清单首先在货架上拿了一瓶老陈醋、一瓶酱油和一袋鸡精放在篮子里,我看了一下上面标的价格,每瓶老陈醋的单价是8元5角,每瓶酱油的单价是7元5角,每袋鸡精的'单价是6元1角,这三样加起来是22元1角。接下来,我请营业员阿姨帮忙称了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单价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钱,我提着篮子来到收银柜台,营业员阿姨拿着扫描仪对着每样物品的条形码一扫,电脑马上算出了我买的东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给营业员阿姨,说:“你应该找给我55元9角钱。”付完账,我高兴地提着蓝子回家了;妈妈夸我长大了,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学习“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简单了。

  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6

  开学了,我们课本上第一单元就是学习大数,以前学习的都是万以内的数,现在,我们学到了比万还要大的大数。

  大数就是万以上的数,老师先教了我们画分级线,4位为一级,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然后,又教我们大数的读作和写作,还有比大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读作和写作了,读数时,要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先按照个级的数读,再在后面加上个万。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写作时,道理是一样的。比如:5000000=500万方法就是先分级,再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字。

  接着,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知识,求近似数。就是约等于,例如17256≈20000=2万这个结果只是一个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是“入”,要看省略尾数最高位部分的最高们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等于5。

  下面,我们该学到十进制计数法了,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进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最后,老师教了我们怎样使用计算器去计算,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计算器竟那么方便。

  数学真趣呀!

【三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数学的日记怎么写三年级04-02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数学日记三年级04-01

数学日记三年级01-20

数学三年级日记07-26

数学三年级日记11-16

数学三年级日记【精】11-29

数学三年级日记【推荐】11-29

【热门】数学三年级日记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