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模板集锦9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一同登上公交车。
我满怀欢喜,因为我将与三个姐姐在金华玩个够!正当这是,公交车开来啦!我连忙跑上了公交车抢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卖票啦!卖票啦”一阵阵清脆的喊声直冲入我的耳中,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一步步向我走来。我掏出钱,说:”四个人一起付,到浙中图书!”也不知是这位阿姨算错了!还是怎么了,只收了8元钱!并收完了钱就身走了!于是,我大喊一声:”阿姨,你少拿了两元钱!”阿姨立马过身来!只见他一脸羞涩,走过来对我说:”小姑娘,我一年到头还没几次会算错钱,那都是少有的,而算的几次也都不会跟我说一声!你呀,还是头一个会和我说的!”说完, 她又向我拿了2块钱,并夸道:”小姑娘,你呀!还真的.是挺诚实的呀!”说完她说的话,我心里喜滋滋的!
看来,我学的小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挺有用的!当然啦,我们人也要诚实才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气XX
上次,老师给我们做了数学练习册上的期中测试。我只有考了109分,那一分就是扣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口算题,那道口算题,我在白纸上打了好几遍竖式都打对的,抄下来时就抄错了。唉,我这粗心的`毛病怎么就改不掉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9月25日 星期日 天气:阴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做到“小试身手”时看见了两道计算题,分别是:3×999+3+8×99+8+10×99+10+2×9999+2=?和333×334+222×999=?。我做了一会,还是做不出来。我连忙叫妈妈教教我,妈妈过来后看了看说:“这两个题目能用到你学的乘法运算律,你都学习了什么乘法的运算律?”我回答说:“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妈妈满意的点点头,就耐心的给我讲解起来。
妈妈说:“3×999+3=3×999+3×1=3×(999+1)=3×1000=3000,这里用到了乘法分配率,下来的你自己算算看?”我想了想,兴奋的说:“我会了我会了!8×99+8=8×99+8×1=8×(99+1)=8×100=800;10×99+10=10×99+10×1=10×(99+1)=10×100=1000;2×9999+2=2×9999+2×1=2×(9999+1)=2×10000=20000;最后,再用加法就得出了最后得数,就是:3000+800+1000+20000=24800。”妈妈满意的点点头说:“不错啊,儿子的`水平真高啊!”
第二道题目妈妈提示了我一下,妈妈说:“999=333×3,你好好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妈妈又说:“其实,333×334+222×999=333×334+222×333×3=333×334+333×(222×3)=333×334+333×666”,这时候,我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我就接着说:“就等于333×(334+666)=333×1000=333000”。 我觉得很有趣,就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接着问:“这两道题目都用到了什么乘法运算律?”我回答说:“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还有乘法分配率,总而言之,所有的乘法运算律全部用上了。”通过妈妈的讲解,我又学会了更多的知识,通过运算律能够使复杂的计算题简便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我们家的书房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有7米,宽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张大的紫红色的书桌,它也是长方形的,大约长有2.5米,宽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一点的长方形的书桌,大约长2米,宽1米,我妈妈经常在这看书。
另外靠着墙边有一排沙发与一个茶几,墙角就是一个空调与一个饮水机与书柜,它们也都是长方形的
最后,我发现我在我们家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正方形,真奇怪!
这就是我家的书房,欢迎小朋友来我家玩。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有趣的和倍问题)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和余数。哦,原来是和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和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四年下撤数学日记
X=390÷30
X=30 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一些小数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数或假分数,假分数又可以等于带分数或整数,也就是小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或小数=真分数,举些例子来说说:
(1)0。75=75/100 =75%= 3/4 把小数化成分数很容易,只要整数部分是0,再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扩大多少倍,那倍数就是分母,小数扩大成的整数就是分子。变成了这么大的分数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数分大小不变,这个小数就变成了分数了。
(2)14/20=14÷20=0。7 分数化小数也不难,只要用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就可以得到小数了,得到的`小数就是你要化的小数了。这里又有一个新知识,就是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
(3)8。96 =8×24/25 这个小数跟上面的不同了一点它有整数。看起来不好化分,其实很好化分。整数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数,小数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数,就化分好了,化分出来的是一个带分数。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除尽时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母=除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8
放假了,仲老师给我们留的数学作业是写一篇数学日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日记?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我们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见妈妈给我一些菜票,她还拿着两个碗,我们准备去爸爸单位的食堂里面去买早饭,妈妈对我说:“我买饭,你算帐,怎么样?”我说:“好!”
到了食堂,妈妈买了两个馒头,每一个五角,加上一些稀饭和小菜,总共是两元。算帐的'时候,我给了卖饭的叔叔四张菜票,他笑着说“一张就够了。”还找了我三元,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把五元当成了五角,我感觉到我被别人笑了,我的脸红了。
我知道数学学不好,就会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会吃亏,啊!数学原来对我们这么有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9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times;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times;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3-31
小学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06-22
数学小学日记02-01
小学数学日记07-09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5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5
(经典)小学数学日记01-25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