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08-19 22:46:25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锦10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集锦10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9月8日 星期二 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咱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能够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咱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咱们能够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咱们能够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咱们。所以咱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咱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商场里来买东西,最后到收款台结帐,总共是292.53元,妈妈给我300元,找回的零钱是7.47元,可以这样算:300-292=88-0.53=7+1-0.53=7+0.47=7.47这里用到了零点几的算法,由0.1开始一直到0.9,这里也用到了数学的两种很简单的.算法:加法和减法。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7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这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是有一回,这天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外公就给了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在不久之前,我步入了六年级的学习之门。

  刚开学不久,我认识了一位让我又敬又怕的数学老师——谢老师。谢老师的课十分有趣,每一堂课都有笑声。谢老师教给我许多知识:园的认识、百分数应用题、圆形的变换、比的知识、统计?? 其中圆这一内容我掌握地更好,我知道圆有三部分组成:圆心—O,半径—r,直径—d。以后,我要多看一些其他比较深奥的题目并尝试解答。

  对于百分数应用题我还不够熟练解答,我要多做不明白的题目。

  希望,在六年级我能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80

  陈景润与歌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19世纪40年代他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听了清华大学的一位博学的数学教师的讲课。

  讲课时老师提到了哥德巴-赫猜想,老师还打了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

  这个引人入胜的介绍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一块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他。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稿纸就堆了足足几麻袋。

  经过10多年的推算,1965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篇论文给出了至今为止最接近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的结果,论文的发表受到了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它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我们快毕业了,学习也进入了白热化。上次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这次我们就复习式与方程。式子有几个要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0不能做除数。虽然我以前学过可我还是错了题。就有一道题让我丢了脸,刘翔的110米栏成绩约13()应该是秒,可我填的分钟,这个题让我终身难忘,我一定记住这道题。另一道题就是说明了我的单位进率还不行20xx米=()km()m,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可我想的是100。所以这道题都错了。通过本周的学习我知道了错题支持着你前进。做对的题不能骄傲更能让你前进。

  正反比例能让我门解决我们现实的问题。比如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什么比例。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这道题不成比例。因为这道题的意义是加法,所以正反比例都不成立。 好了,今天的知识就学习到这里,战斗一天比一天激烈,让我们共同加油吧!!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80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80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 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奶奶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 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数学课外辅导班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随便填了个数。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 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答案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

  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5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此时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此时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就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就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此时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就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就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上一次,我们闯过了“百分数的第一扇门”,这一次我们将继续拜访我们的朋友,再次敲开了“百分数的第二扇门”。

  敲开,发现有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列火车,原先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此刻这列火车每时行驶了112千米,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几这一道对于我们上次闯开第一扇门的同学很简单,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们闯进了第一关,第二关还是那一位和蔼和亲的教师,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题:有一列火车,原先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先增加了40%。此刻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一道题和我们上次遇到的题不一样,我们慢慢去探索。我们明白了,这一道题与我们上个学期学的题十分像,所以我们探索起来十分简单。也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求比原先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种是先求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几。80×﹙1+40%﹚=80×1.4=112千米。闯完了又一关,下一关写着做这些题的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第四关写着求“已知单位‘1’求对应数量”的一般步骤:1.找单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减少量)3.算对应数量4.检验作答。

  我们探索完了,我收获很大,又进了一步“拜访”了我们的朋友百分数。在数学的探索中,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也会有很多的欢乐。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

  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

  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要细心,不要写错字,不然对的会变错的',而且要多算几遍,写答案时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为过一会儿就有时间检查了。

  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最好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开篇之语: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网小编整理了小学生1—6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供同学们参考写作,请阅读五年级数学日记:分数!

  最近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9

  今天我做暑假作业时遇到了几道我不会的题。

  第一道是:一个数的分子比分母小72,约分后是十三分之五,这个分数是多少?

  第二题是: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六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多少?

  我拿着作业本去问爸爸怎么算?爸爸说“你看,第一道题约分后分子比分母小8,约分前分子比分母小72,可以求出约分时,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了9倍,把它反过来通分就是十三分之五等于十三乘九分之五乘九最后等于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就是这道题的.答案,很简单吧。”“嗯,是很简单呀!那第二题题我会了。”我说。“你看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六分之一,这个分数是多少?嗯,它的结果是四十三分之十。因为原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为53,分母如果加上17,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为70,符合这个条件还能还能化成六分之一的分数只有六十分之十,分母减去十七后是四十三分之十。所以答案是四十三分之十。”

  今天,我学习了一种新题型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0

  5月6日 星期四 晴

  开学已经3周了,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经过这3周的学习,我明白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白了图上:实际=比例尺;明白了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比例;

  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习了比例的资料,我觉的很搞笑。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六年级12-01

数学日记六年级[精选]05-20

数学日记六年级的07-06

六年级日记:数学01-25

数学六年级日记01-25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09-19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07-23

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01-24

关于数学日记六年级03-25

[推荐]数学日记六年级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