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六年级数学日记模板锦集六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星期六上午,我与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与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与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日,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宜的旅馆。走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走过,可是,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明白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多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明白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贴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贴合条件。之后看3和3,3×3=9,3÷3=1,贴合条件。最终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贴合条件。答案仅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铃铃铃…… ”下午的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连忙走进教室,等待着数学老师来讲课。只看见数学老师拿着数学书走进教室。
“今天,我们要讲”因数与倍数“。”老师对我们说。“谁知道因数是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站起来说:“是一个数乘一个数的`积,等号前面的数就是因数。”老师对我说:“不错,那倍数你知 道吗?”“呵呵,不知道。”我说。“谁知道?”老师说。姚冉同学说:“老师是不是积呀!”“还有谁其它答案。”老师看着大家说。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说:“每错积就是倍数,比如: 3×4=12,12是3的几倍?12是4的几倍?”老师说。“12是3的4 倍,3×4=12,12是4的3倍,4×3=12。所以积叫倍数。”李悦同学说。老师看见我们学的差不多了就每个人一张导学案。前几道题轻松过关 但最后一道有点难我怎么想也不出来。题是这样问的:一个倍数里面最小的数是什么(0除外)。我问了问组长,组长也不指定。我们想了6分钟多也想不出来。
最后老师把怎么做的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怎么做。这节课使我明白了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6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妈妈不吃黄瓜,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
今天很高兴,不仅跟着爸爸去买了菜,而且还会算数了,真是太好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与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今天,学完小数除以小数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爸爸给我出了两题(1)小李批发了13.6吨水果,他租了一辆载重量是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运完?(2)兴旺服装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我一看到题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将把这两题解决了:(1)13.6÷4=3.4(次)3.4次≈3次(2)50÷2.4=20.8(套)20.8套≈21套心想:这太简单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数吗?我迅速将答案告诉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真的.是这样吗?我疑惑地看着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爸爸说:你做题时要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第一题剩下的0.4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0.8够不够做一套呢?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像运货,装油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
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3.4次≈4次50÷2.4=20.8(套)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爸爸,并告诉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这两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和去尾法。通过爸爸给我出的两题,使我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恰当运用。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六年级03-28
六年级日记:数学03-29
数学六年级日记04-08
数学的六年级日记11-03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04-28
数学小日记六年级04-02
六年级数学日记07-05
六年级数学日记04-23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04-10
数学日记六年级怎么写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