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07-12 23:15:46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必备】四年级数学日记集锦9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四年级数学日记集锦9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专卖店买衣服,他挑中了一条裤子,标价286元。结账时,爸爸用了会员卡可以打8折,这时他微笑着问我:“建树,最近你不是学到了小数的乘法了吗?你来算算这条裤子8折的话要付多少元?比原来的价钱少多少元?我拿起纸和笔飞快地算起来: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于228.8元。比原价少:286减228.8等于57..2元。我抬起头来说:“8折要228.8元,比原价少57.2元,对吗?”爸爸说 :“对的.,你真聪明!”我忽然想到:当另一个乘数小于1的时候,它们的积小于第一个乘数。付完钱后,我们又来到了菜场。我们先到了水产区,准备买一条扁鱼,我问阿姨:“扁鱼多少元一斤?”她说:“8元一斤。”我挑了一条中等大小的扁鱼,阿姨称了下1.3斤。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1.3乘8等于10.4元,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又对了!”阿姨收了我们10元,又送了我们几根香葱,付完钱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数的乘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和利用它。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周一,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元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无意中在数学书上发现了一道实践题,这道题我们曾经只是计算过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彩纸的面积,通过计算①号比较合适,到底对不对呢?我决定亲自动手实践一下。

  我先找到一个长方体药盒,经过“改装”后,长10cm,宽8cm,高2cm,计算它的表面积是2×10×8+2×10×2+2×2×8=232(平方厘米),第一步完成了。

  第二步我将三张彩纸做成题目中规定的相应大小。

  第三步开始包装,包装之前计算了一下面积:

  ①号彩纸面积是:29cm×8cm=232(平方厘米),它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我把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宽重合,绕了一圈后,发现上下面被包住了,而前后面则保不住,我不甘心,又将彩纸的长与长方体的长重合,发现左右面包不住,我无计可施,只好放弃;同理:③号彩纸的面积是85×3=255(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我将彩纸的宽与长方体的高重合,③号彩纸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包装住盒子;②号彩纸面积是30×18=540(平方厘米),比长方体表面积大的多,我试着包装了一下,结果终于完全将长方体包住了。

  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了,但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却不能包装这个长方体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①号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但是①号彩纸的形状不等于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

  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发现了如果彩纸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相等,彩纸的形状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状不一样,就无法包装这个长方体;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小,一定不能包装;如果彩纸的面积比长方体表面积大得多,就一定可以包装住。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7

  6月6日星期三晴

  这几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8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二一世纪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

  今天难得的假期,兴趣班放假,我便拉着老爸老妈去逛街。其实说是逛街,还不如说是帮我买书呢!

  老爸老妈也识破了我的心思,便说:“买书可以,但是你要算出书打折后的价钱,怎么样,可以吗?”我爽快的答应了。

  第一本要买的是《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价钱是10元,但因为是假期,所以打9折,应该乘0。9,可我还没学过怎样用有小数点的数字做乘法,便想用简便的计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来了!”老爸笑了笑,说:“那如果一本书是20元呢?”对呀,如果不是整数,那不就不好算了吗?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来。:“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扩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们算的时候扩大了10倍,那么现在就要缩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满怀信心地说给老爸听,这次,老爸露出了赞扬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书。

  这让我真正明白了华罗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随着年级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9

  今天我看地图时发现北京离邯郸还不到一尺远,于是我问妈妈说:“妈妈,北京离邯郸到底有多远?”妈妈一看地图说:“看看比例尺就知道了,这个地图上的比例是1:6000000。”我马上拿来尺子量图上北京到邯郸的距离是7cm,你们说北京离邯郸到底有多远?

  解答:1:6000000就是图上的`一厘米等于6000000cm等于60千米。

  60*7=420(km)

  答;北京离邯郸有420km。

  妈妈又问我:“如果坐火车到北京要多长时间呢?假定火车的速度是100km/小时。”

  我想了想说:“这个很简单,路程/速度=时间,420/100=4.2(小时),哈哈!以后如果我再去北京心里就有数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四年级11-15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10-24

【经典】数学日记四年级05-13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四年级数学优秀日记_小学生数学日记09-19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四年级数学日记内容11-22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3-31

四年级暑假数学日记11-07

四年级数学的日记11-16

四年级寒假数学日记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