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六年级数学日记集锦7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我要一枝黑笔,两枝红笔,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我马上速算起来,才慌然大悟,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说学习就是要这样不断地学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多多运用到生活中来。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
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
我说:“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
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
“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
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
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7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
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5
【摘要】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数学网小学频道现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欢迎大家进行!.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请认真阅读!!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6
通过写数学日记,同学们可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为大家提供了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
“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
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
“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7
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最近学习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我将每道题的多种方法都让孩子做为了解,增强孩子的思维。
例如:每个方阵有8行 , 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讨论:同桌之间说说如何求解?
交流:
生1:8×10×3
=80×3
=240(人)
师:8×10表示?
生1:一个方阵的人数
师:再乘3?
生:就变成3个方阵的人数。
师:对。我们在一起看看他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的人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我用分步和他的方法一样。
8×10=80(人) 80×3=240(人)
师:分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还有吗?
生:我写的是带小括号。 3×(8×10)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和大家说说先算什么?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师:对,小括号有优先的权力,先算小括号里的',8×10=80,也就是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带小括号的和上面都是同一种方法,只是不同的形式。你们可真厉害,一种方法列出了多种算式。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吗?
生2:8×3×10
师:给大家讲讲你列的算式?
生:8×3=24,求的是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然后每个方阵有10行,也就是24个10。
8×3×10
=24×10
=240(人)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但是形式不同。
生:分步:8×3=24(人) 24×10=240(人)
师:你们认为他写的对吗?(孩子们没有发现)
8×3求的是什么?
生:3个方阵有几行?
师:对,那么第一个算式的单位应该用“行”,而不是“人”。一定要根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来选择合适的单位。
生: 10×(8×3)
师:很好,但是这个怎么计算?说说运算顺序。
生: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方法二中同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算式,但是思路是一样的。还有和前两种思路不同的方法吗?(此时举手的很少,有个孩子唯唯诺诺的举着小手,似乎又要放下,我立刻叫他来说说)。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3×10×8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
(孩子笑笑,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蒙出来的,或是觉得反正得数和前面一样,应该对,但自己并不懂)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这道题这样列式可以吗?
3×10×8,3×10表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了第一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接着又画了第2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又画第3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生:(有些孩子似乎明白),3个10,
师:3个10代表哪的人?
生:3个方阵的第一行的总人数。
师:对,是3个方阵第一行的总人数,每行人数一样吗?
生:一样。
师:对,接着怎么办?
生:有8行,再乘8.
师:对,那同桌之间在说说这个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孩子交流完
师:这个思路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个思考不太容易想,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想出来的方法。
生:有好多。
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多动脑筋,从多方面来思考,就能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我花很长时间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一道题,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让孩子感知数学神奇,让孩子感受其实数学并不难,碰到不会的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六年级12-01
数学日记六年级[精选]05-20
数学日记六年级的07-06
六年级日记:数学01-25
数学六年级日记01-25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09-19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07-23
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01-24
关于数学日记六年级03-25
[推荐]数学日记六年级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