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10-05 02:40:11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五年级数学日记范文合集10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五年级数学日记范文合集10篇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中的圆。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还有圆的对称轴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圆的周长,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肯定能发现的,虽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关于圆的周长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点皮毛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时钟的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线是钟面的周长;圆形餐桌围的花布边的长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长;人们经常戴在手上的手镯也含有圆的`周长的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说了一点剩下的就由你这位高手去观察了。

  圆面积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会观察,眼睛亮一点就可以了。圆桌的大小也就是圆桌的面积;时针扫过的面的大小也就是这个钟的面积;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见,那就是用绳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也就是求圆的面积,……。这是我所归纳的。

  还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切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似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非常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非常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最近,咱们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数学考试。这次考试,我才考了92.5分,粗心使我做了许许多多。

  您说得没错,不是不会做,太粗心了,经常出现一些大小问题,没有这些问题,我会更好。有一句话这样说:“第一次犯错,也许情有可原,但第二次犯错,说明你是个‘笨蛋’。”也许我就是这个“笨蛋”。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我的数学成绩》:我的成绩就像一个橄榄。橄榄在悬崖边晃来晃去,你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就会“碰碰……”掉下去。

  成绩并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没有行动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付出——取决与你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这句话说得没错。聪明才智不在于知识渊博。咱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聪明才智不在于知道尽量地多知道,而在于知道最必要的东西,知道哪些东西不需要知道哪些东西。通过这次考试不但检测了我近期所学的知识,还让我的许多缺点暴露出来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及时改正。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星期五下午,李老师发下一张A4纸试卷,我随便瞄了一下,原来是解决问题过关检测,一共有十题。

  老师说开始,我顾不得多想,就立刻动手做起来。大约二十分钟不到,我把十道题全做完了。本以为这回得满分十拿九稳,可后来,等老师试卷发下来,我一看成绩96分,连忙找错在啥地方,原来是那道题:海龟刚出生时有82克,出生后平均每年增加100克,30年后,这只海龟大约重几克?

  我把它做成82+100*30=246000(克),而正确答案是3082(克)。居然把递等式里的加法看成了乘法。

  回家后让妈妈签名,妈妈看了题目,哈哈大笑起来,问我:“一斤等于几克?246000克等于几斤?乌龟长得有这么快吗?”我拿出草稿纸算了一下,一斤等于500克,246000克等于492斤。那只乌龟简直成了超级乌龟。这下我自己也开始笑起来,要是当初仔细点就好了,看来我以后要认真做题了。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的奇偶性。偶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双数,奇数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单数。你可别小看它们哟,它们也是有规律的哦!

  如果2个奇数相加就一定等于偶数,就比如21+21=42,42是偶数哦!如果是2个偶数相加的话,就还是等于偶数,比如:22+22=44,44是偶数;如果是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话呢,还是等于奇数,比如:21+22=43,43是奇数。通过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知道: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这就是数的奇偶性,如果不信,可以试一试哦!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6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这个聪明能干的女孩,有一个令人讨厌的毛病,那就是——粗心。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数学却不怎么样。

  不要以为我是不会数学题,其实呀!我是粗心大意。有一次数学考试,试卷一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做起来。第二题是计算题,我一瞧,哈哈!真简单。老师批完卷,把我叫到办公室,又好气又好笑的对我说:“你看,132+4怎么会等于128呢?怎么会越加越少了呢?”还有一次我把草稿中的34×2=68抄成了34×3=68,有时我还会漏题呢?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我答了一道题:433×2=856,老师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实在太粗心了。不要以为这个毛病算不了什么,实际上它的危害可大了。如果你长大了,当了科学家,导弹发射时计算误差一毫米,那会是什么后果呢?如果你当了医生,病人的食指要切除,你把他的十指都割了,那又会有什么后果呀!”

  听了老师的话,我又后悔又难过,脸热辣辣的。是啊“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决定痛改前非,和粗心断绝关系。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1

  生活中处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识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

  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

  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2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但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3

  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爸爸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爸爸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

  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爸爸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250+200+500=950元。”爸爸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爸爸。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能够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4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能够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是筷子的体积吗?但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能够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能够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5

  今天阳光明媚,我到姥姥家去探望姥姥。刚进门,姥姥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姥姥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姥姥,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姥姥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原来的总价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能够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姥姥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了姥姥,又说:“姥姥,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姥姥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6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但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能够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7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8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是多一岁,下联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五年级数学的日记9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上街买东西。

  咱们先来到洋洋百货,咱们走进了超市。我先买了两个冰糕,1.5元一个,我有拿了一袋火腿肠,7元一袋,在买了一个西瓜,用去7元钱,最后妈妈想到家里没有米了,于是拿了一袋米,用去53.5元。到了门口,我又拿了2个口香糖,用去3元钱。 到了门口妈妈问我这里一共花了多少元?我想了想,说:“(1.5)+2×7+53.5+3=72(元)。妈妈我算出来了,等于72元。”妈妈摸了我的头,说我真聪明。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9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但学案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要由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演变成被学案牵着鼻子走,为了学案而学案,既要利用学案进行教学,又要灵活运用学案。让学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会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自由发挥。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成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要在学案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多的预设,出现了“机动环节”或是“设想环节”,即在学案中体现“备学生”。。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在使用学案时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还可以增加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环节。

  另外,我认为不同类型课的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新授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备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习题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对某些重要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试卷讲评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试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方法、思想、能力在哪道试题上得到了体现,自己的缺陷又在哪里;应该在对每位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学会错因分析和自我纠错。

  总之,在新课程自由、崭新的天空下,我们面临着思维模式、观念行为等的多重改变,我要不断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探索新方法,我愿和我的同伴们一起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10

  生活中的`数学关系无处不在,让我们利用数学中的乘法关系,帮助金老师计算一下20xx年11月份五(四)班全体同学应交给学校食堂伙食费究竟是多少?

  数学关系1:每人总额=单价(每餐)X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20=120元

  数学关系2: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X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20×43=516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知道20xx年11月份全体同学应交学校伙食费是5160元。

  仍利用以上乘法关系,我们进行以下假设。

  假设1:1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秋游一天,实际每人就餐天数19天(20-1)

  每人总额=单价(每餐)×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19=114元

  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14×43=4902元

  假设2:11月份恰有一同学生病住院,向老师请假一个月,实际就餐人数42人(43-1)

  每人总额=单价(每餐)×数量(天数)

  每人总额=6×20=120元

  全班总额=单价(每人总额)×数量(全班就餐人数)

  全班总额=120×42=5040元

  现实生活中,数学关系除了乘法关系,还有加减法关系、除法关系等等。因此我们同学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哦。

【五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五年级01-24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06-29

数学五年级日记11-18

【经典】数学日记五年级04-07

五年级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五年级寒假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0

【推荐】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4

【荐】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4

【热门】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5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荐】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