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四年级数学日记模板集合五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把家里的茶几面、床、冰箱面、卧室地面、电视机面挨着测量了1遍.在测量中它们的长度有的是整数,有的是小数,我给所有的测量物体都算出了周长和面积,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小数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能力。
在操作过程中,奶奶给我指出了很多小的错误,我也深刻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比如说我家的电视机长0.8米,宽0.6米在计算面积的时候,我把它写成4.8平方米了,这个结果恰好被爸爸看见了,爸爸不声不响的把我领到电视机的.跟前: "你看看电视到底有多大”然后用地板砖大体给我描绘出4.8平方米大小的面积,0.48平方米和4.8平方米差别太大了!使我对物体面积大小有了个感性的认识。
过了一会,我又给爸爸妈妈分别量了身高,爸爸1.7米,妈妈1.64米,我自己的高度1.3米,爸爸说:“小数的加减乘法都做了,我们来算算小数除法,请问:爸爸的身高是儿子的身高的多少倍?”我赶忙说: “1.7÷1.3” “慢慢算算答案吧。”我紧张的计算起答案来. “1.307692307692……”爸爸在边上笑着问: “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保留小数点后1位数是多少?” “1.3” “两位数?”“1.31” “三位数呢?”“1.308”然后爸爸又问:“这是个循环小数,他的循环节在哪里?”“分别在首位3和末尾2上点点” “好,仔细领会掌握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充分认识到在学习中要认真仔细,一个小数点产生的小小的错误,往往能产生十倍,百倍的差别,会出现很大的笑话,所谓“谬之毫厘,差之千里”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在星期五的那节数学课,我懂得了许多有关单位的知识。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吧。
首先,让我们先回想我们以前学到的单位到底都有哪些?我来告诉你,我们以前学了有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它们的进率是10。我们也学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它们的进率为100。但是,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都有哪些呢?现在由我来给你一一讲述。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都是一样的,都称为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但是为了方便区分单位,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先做个试验。先把一个一个可装一升的容器倒满一升水,在哪一个无盖的容积是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拿出来。再把一升水都倒进正方体里,正方体是不是充满水了呢?
经过试验我们证明,一升水就等于一立方分米(指容积),一毫升就等于一平方厘米(也指容积)。
现在让我们学一学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单位都是一样的,不同点是体积是指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容积是指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而且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我来讲讲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进率到底是多少。他们的进率是1000。到底为什么呢?因为1升=1000毫升,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是一千。
现在,你会了吗?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料,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买菜算钱、工程队修路、春节买彩灯等等,这些都与数学有关。生活中处有数学,学数学也是为了解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试卷中的数学问题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其实啊都是息息相关的呢!比如上面提到的工程队修路,他们修路的速度和时间都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为什么要计算呢?因为计算可以起到“预测未来”的作用,这当然比工人师傅凭经验进行的预测更加准确,计算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施工。
我还发现了一个生活中的趣题:这几天,我在奶奶家,妈妈在12:00来家吃午饭,为保证妈妈一到家能吃到午饭,奶奶在11:30了还差一道大菜,可以吃鱼,也可以吃鸡,但鱼还在塘里没钓,而鸡马上就可以抓。怎么能在12:00做好一道大菜呢?(注:鱼、鸡制作时间分别是10分钟、20分钟)
这道题看似很困难,不知如何入手。因为做鱼时间短,但不一定抓得到。鸡马上就有,但制作时间长。遇到这种事情,“双管齐下”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有2个人,可以一起去抓鱼,但只能抓10分钟,抓到了就做鱼吃,没有抓到就做鸡吃。因为到12:00只有30分钟了,为保证12:00能吃到菜,30-20=10(分钟)。我们如果在10分钟抓到鱼了,就做鱼吃,这样到11:50就可以做好吃饭了,如果在10分钟没有抓到鱼,我们赶紧做鸡,那样12:00也可以做好吃饭了。就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使生活更加轻松!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放假这几天,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们准备出去春游。这几家人加起来有9个人(6个大人,3个小朋友)。我和妈妈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就到了超市去购物。
妈妈为了考考我,到了卖小面包的货架旁,问:“这一包8元钱,每包有8个,3个小朋友每人一包,一共有多少个小面包需要付多少钱?”我想了一下,回答:“3*8=24(元)8*3=24(个)一共有24个小面包需要付24元钱。”接着我们来到了卖优酸乳的 货架旁,妈妈又问:“一盒优酸乳3元钱,我们有9个人,每人一盒得多少钱?”我说:“妈妈这太简单了,3*9=27(元)一共需要27元钱。”最后,我们来到卖火腿肠的`货架旁,妈妈再次问我:“1包火腿肠20元钱,每包10根,我们每人发2根,我们一共要买多少根,每根多少钱,一共需要花少钱呢?”我说:“这可难不倒我,9*2=18(根)20/10=2(元)18*2=36(元)每根2元,需要买18根,共需要36元钱。”该结账了,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说:“你去结账吧,最后再考一考你,看看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这100元够不够,够得话还需要找回多少钱?”我想了一下说:“够了,24+27+36=87(元)100—87=13(元)一共花了87元,还得找回17元钱。”妈妈夸我真棒,说我会算账了,我真高兴啊!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四年级11-15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10-24
【经典】数学日记四年级05-13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四年级数学优秀日记_小学生数学日记09-19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四年级数学日记内容11-22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3-31
四年级暑假数学日记11-07
四年级数学的日记11-16
四年级寒假数学日记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