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模板汇总10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十八家菜市场买菜,采购一天的“配”。
到了菜场,爸爸先是买胡萝卜和鱼,而后爸爸决定排骨和蘑菇让我去买,亲身体验如何与菜贩做交流。我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了,所以我先是走到肉铺前,这个老板很热情,说他的猪肉是本地猪,又便宜,我就说了爸爸事先教我的,问:“排骨多少一斤?”。老板回答:“给别人都是22块钱,给你小朋友就20块吧。”我高兴说:“我要一斤。”称好排骨,爸爸要求老板剁小块点,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个老板把排骨装到袋子里时,又从别处切了一小块肉放进去。
我们又走到蔬菜摊前,“老板,蘑菇多少钱一斤?”我问道。“12块一斤。”忙碌的老板说。“那拿10个干净的'大点的吧。”把10个大蘑菇放到称上一称,电子称显示是9块2,老板说:“再加一个正好10块钱吧。”说着又放了一个小蘑菇。我感觉卖猪肉和卖蘑菇的老板都很会做生意,总会想办法让你多买些。
我们这次在那里买了一条鲳鱼8两重,一斤80元,64块钱;排骨买一斤,每斤20元;蘑菇买8两3,一斤12元,共10块钱;胡萝卜买6两,一斤4元,2块4。合计96.4元。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一、用心思考,准确填空。(每小题2分,计24分)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它的底面积是( )cm2,侧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cm,高是10cm,它的侧面积是( )
2,表面积是( )cmcm。 2
3、用一张长4.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最多是( )平方分米。(接口处不计)
4、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4.5cm,它的体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
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cm,它的体积是( )cm3。
6、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20L,量得这个水桶的高是5dm,水桶的底面积是( )。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0立方分米,则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9cm,圆锥的高是( )cm。
9、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62.8 cm2,高是4cm,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10、把一个体积是72dm3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 )dm。 3
11、敏敏把一些土豆放在底面半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器里清洗,原来水深30cm,拿出土豆后,水面下降了3cm。这些土豆的体积是( )。
12、一个圆柱形水杯,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倒入的饮料是水杯容积的80﹪,倒入饮料( )毫升。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计10分)
( )1、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它的表面积大。
( )2、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 )3、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 )4、“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 )5、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 )6、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 )7、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表面积也相等。
( )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8倍。
( )9、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10、把一根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小段一样的圆柱形木料,则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计10分)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6dm3,它的底面积是18dm2,它的.高是( )dm。
A、3 B、2 C、6 D、18
2、下面( )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
3、下面( )杯中的饮料最多。
4、一个圆锥有( )条高,一个圆柱有( )条高。
A、一 B、二 C、三 D、无数条
5、如图:这个杯子( )装下3000ml牛奶。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日记
6、将一个圆柱体铝块熔铸成圆锥体,它的( )不变。
A、体积 B、表面积 C、底面积 D、侧面积
7、如果圆柱的底面直径是d,高是∏d,那么这个圆柱沿高剪开侧面展开图是( )。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8、如果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它的体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缩小到原来的 D、无法确定
9、两个圆锥的高相等,甲圆锥的底面半径是乙圆锥的底面半径的2倍。那么甲圆锥的体积是乙圆锥的体积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四、解决问题。(37分)
1、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4米,高1.5米。每立方米沙大约重1.7吨,这堆沙约
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6分)
2、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3、制作20节底面直径20厘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6分)
4、为了测量一个瓶子的容积,淘气宝宝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单位:cm)。量得底面的内直径为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6分)
5、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是7cm,高是12cm。将24罐这种饮料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入箱内,这个纸箱的长、宽、高至少各是多少厘米?(7分)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3
小学的时候,数学日记就是写这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了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的实际问题,嗯,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数学,比如,上街买东西时,我们要算钱,这是最现实的,再比如,当我们做操排队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全班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队排列,所以,生活处处有数学!
今天,在楼下看见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种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花朵,有的全部绽放,好似一个灿烂的笑脸,有的半开,好似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好似一把未撑开的雨伞。
花坛里的花有三种,玉兰,玫瑰,牡丹,杜鹃,一共有400朵,浇花的伯伯说,玉兰占全部花朵的1/4,玫瑰占除去玉兰后的花朵总数的1/3,牡丹占除去玉兰和玫瑰后的花朵总数的1/2,最后的就是杜鹃,所以,我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玉兰:400*1/4=100(朵)】
玫瑰:(400-100)*1/3=100(朵)
牡丹:(400-100*2)*1/2=100(朵)
杜鹃:400-100*3=100(朵)
从中我发现,虽然每一个答案都一样,但是表达的方法不同,单位一的`量也就有了不同,表达每种花的分数也就不同了。
伯伯还说,这个花坛的半径是5m,因此,我又对花坛的占地面积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S圆=πr2
=3.14*52(这里的2表示平方,嗯,你应该懂的)
=3.14*25
=78.5(m2)
今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4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能够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开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能够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能够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唯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5
7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这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是有一回,这天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外公就给了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今日,我突然心血来潮对小区感兴趣,有四个问题困扰着我。小区有多大?一栋楼有多少户?总共有多少户?除楼以外占地多少?
为了解决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发现小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200*80=16000(米)这样一算,小区占地面积就解决了,大约是16000平方米。第二个问题每栋楼的户数,就拿我家住的6号楼来说吧!楼高25层,两个单元,两户一个单元,户数是25*2*2=100(户)。7号楼和6号楼一样也是100户,4、5号楼是17层的,每栋楼应有17*2*2=64户;1、2、3号楼是小区最矮的'楼了,每栋楼仅有11*2*2=44户。第三个问题把刚才算的数加起来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户)。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小区绿化、停车场、健身器材、道路一样不少,小区绿化高达30%,平均楼间距40米,银杏树20颗,梧桐树15颗——小区中间还有一个鱼池,每一天都有鱼儿在里面游动,能够让人放松身心。说了那么多,回到正题上来,我计算过了,平均每栋楼占地570米,七栋楼加起来570*7=3990(平方米)。除楼以外面积应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早上,妈妈提出去紫荆山公园,我非常高兴,一蹦三尺高,恨不得变成超人,拉着妈妈一起飞到紫荆山公园!
爸爸把我们送到紫荆山公园,但不肯让我没问你下车,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答对问题才能下车。”爸爸得意洋洋的对我们说:“假设从家到紫荆山公园有100公里,坐出租车6元起步价,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红绿灯的时间最少5分钟,一分钟1。25元,问从家到这里至少花多少钱?我眼珠一转,灵机一动。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约等于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伤,只好无奈的让我们下车。
刚一进门,就令我大吃一惊,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开会那样,一个人大喊,免费答数学题赢大奖,从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听是数学题,就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妈妈一个一个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这答案决对有窍门,我又绞尽脑汁的想,终于克服了这道题。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说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动地说:“这位小朋友答对了!”大家又羡慕的眼光开着我,妈妈说:“真棒,杨劲松”。
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9
8月2日 星期二 晴
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去三江超市购物。我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妈妈紧跟其后,生怕我有什么闪失。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超市门口。
妈妈挑选了早餐包一袋,然后去买了伊利酸牛奶,是草莓加香蕉口味的,这是我的最爱哦。接着,妈妈买了大号长方滴水篮一个,最后为了精心挑选了哆啦A梦拖一双。这些所有东西的.钱加起来是4.5+2.6+2.6+9.99+11.9=31.59元。
我呢!东挑西选的,也买了不少东西。有伊利QQ星优酪2瓶,一瓶是草莓味的,另外一瓶是原味的。有爽口的笋俩包,准备吃稀饭时吃。有优冠牛奶特浓饼干一袋。还有晨光大赤兔中性笔一盒,是大容量,而且是买二送一,挺划算的。这些东西的钱加起来是3.3+3.3+3.6+4.7+5.5=24.88元。
今天购物共:31.59+24.88=56.47元。妈妈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10056.47=43.53元。
六年级数学日记 篇10
今天,学完小数除以小数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爸爸给我出了两题(1)小李批发了13.6吨水果,他租了一辆载重量是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运完?(2)兴旺服装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我一看到题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将把这两题解决了:(1)13.6÷4=3.4(次)3.4次≈3次(2)50÷2.4=20.8(套)20.8套≈21套心想:这太简单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数吗?我迅速将答案告诉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真的是这样吗?我疑惑地看着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爸爸说:你做题时要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第一题剩下的0.4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0.8够不够做一套呢?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像运货,装油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点后面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
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3.4次≈4次50÷2.4=20.8(套)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爸爸,并告诉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这两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和去尾法。通过爸爸给我出的两题,使我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恰当运用。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六年级12-01
数学日记六年级[精选]05-20
数学日记六年级的07-06
六年级日记:数学01-25
数学六年级日记01-25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09-19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07-23
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01-24
关于数学日记六年级03-25
[推荐]数学日记六年级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