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年级数学日记模板汇编10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日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张厚度为0.01mm的纸对折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这件事太“荒唐”了,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吗?也许只有通过计算,才能证实这是否属实?。
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请教我们的数学老师,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原来一张纸对折1次后的'厚度是原来的2倍,对折2次是原来的4倍(22)。对折3次是原来的8倍(23)……对折n次,是原来的2n倍,所以对折30次的厚度应为0。01×230。得到的结果为10737418。2毫米=10737。4182米,比较之后,竟然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天啊: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需要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需要智慧去探索。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2
一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位新成员,那就是——小数点
因为小数点的个头太小了,大家都叫它小数点,小数点反复给大家纠正道:“我叫小数点,不叫小不点”。
这天,数学王国里热闹非凡,每一位符号和数字都去参加这届的数字冠军。它们盼望着,等待着,国王会出一道怎样的题呢?
就在他们在讨论的时候,尊敬的国王来了,国王说道:“谁能把32变成3.2,谁就是这届的数字冠军”。
每一位符号和数字纷纷都尝试了,但它们都失败了。这时候,小数点说:“我来试试。”它跳到了3和2的中间,刹那间,32变成了3.2,其他的都为小数点鼓掌。
国王看到这一幕高兴的.宣布道:“这一届的数字冠军就是小数点。”
“等一等”这时,数字里最大的数字9跑来说。国王问:“你要干什么?”9说:“我比小数点要大得多,让我也来试试。说完,它也跳到了3和2的中间,结果呢,32也刹那间变成了392,9在3和2中间钻来穿去,不一会儿,9就累得筋疲力尽,但是,32还是变成3.2。”
最后,大家信任了小数点,把它高高举起。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数学王国里有一对欢喜冤家,它们是面积和周长。它们俩总是相生相伴,紧紧跟随着它们的主人平面图形。由于它俩关系太好,小朋友总是搞混淆,一会儿把周长当成面积,一会儿又把面积当成周长。为了把自己和好对方区分开来,面积和周长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自我介绍。
周长:我是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总长。
面积:我是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表面的大小。
对自己的新名片,它们俩都非常满意。可以,这天它们随平面图形刚一出门,小朋友们又把它们俩搞混了。唉,怎么办呢?
立体图形长方体看见了,建议说:“面积是二维的,有长和宽两个维度,比较时,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其实就是一条线段,是一维的.,只能比长短。”
面积和周长接受了这个建议。面积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上了“我比的是大小”,周长呢,则加上了“我比的是长短”。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的门牌号是161。但是不是所有的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的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的`全是6层高的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是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的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的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的,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的人数来,不容易。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妈妈带我去游泳中心游泳。
那里的游泳池好大呀。它长50米,宽25米,最深处1.5米,最浅处1.3米。游泳池的面积就是1250平方米,它大概能装1750立方的水。游泳池里有8个泳道,中间的泳道是循环泳道,最宽,很多很会游泳的人都在那里游,而旁边的泳道则有很多人在嬉水。妈妈规定我游1000米后才能玩。1000米就是10个来回,我游2个来回就休息一会儿,还剩一个来回时妈妈就给我记时了。我拼命地游,3分08秒!我的.蛙泳百米成绩就是3分08秒!听说中考100米游泳成绩就是3分左右,到那时我一定会游得更快的。还有百米蛙泳世界纪录是58秒91,哇,整整比我快了三倍还要多。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6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 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
7月8日 星期日 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11月27日 星期二 晴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有的东西后,刚要离开,我看货架上正好摆着牛奶,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牛奶,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就看到货架上摆着一箱箱的牛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买一箱,还是买一瓶?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筋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如果买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卖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决定买整箱的。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一:简单化问题
今天,妈妈考了我一道题: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问每个杏子重()?每个荔枝重()?我想了想对妈妈说:这道题没别的数字了吗?
妈妈说:没有.我想了半天也无从下手,没办法妈妈只好教我简单化.妈妈说:店内有10个杏子与5个梨重量相等,每个梨子比杏子重点6克,问每个杏子几克?每个梨几克?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30/5=62*6=12这时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240/8=3030+5=35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二:放假的日子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看见那里的人多就往那个地方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三:测试房子面积
我想知道我们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但是卷尺不够长。我就测量地砖的面积。每块地砖长70cm,宽40cm,面积:70cm×40cm=2800cm2=0.28m2。我家书房有26块地砖,面积:26×0.28m2=7.28m2。客厅有48块地砖,面积:48×0.28m2=13.44m2。卧室有42块地砖和14块长70cm,宽10cm的地砖,面积:42×0.28m2+14×70cm×10cm=12.74m2。过厅有20块地砖,面积:20×0.28m2=5.6m2。阳台有12块地砖,面积:12×0.28m2=3.36m2。
最后算出我家的总面积:7.28+13.44+12.74+5.6+3.36=42.42m2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四:游乐园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香港迪士尼公园游玩。香港比起大陆来面积就很少了,人口大概660万,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座落在香港岛的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公园乐园面积只有126公顷(310英亩),导游说:“如果什么也不玩,走一圈只需要18分钟”,你说小不小?领你看看我的迪士尼之旅吧!
首先,我们去了米奇照相馆和米奇、米妮照相,到那儿一看:哇!照相馆前排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几乎有25米那么长,妈妈带着我使尽了全身的劲才挤进去。好不容易照完了,我们又来到了灰姑娘旋转木马那儿玩儿,我上了木马,仔细一看:木马有三圈,每一圈有15个,我算了算:15×3=45(个)。哇,这么多啊!我们在上面转了一圈又一圈,感觉就像在大草原上骑马时那快乐的情景。接下来的幻想太空之旅、探险世界、迷你世界、狮子王表演、米奇颁奖晚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的东西非常非常贵,一瓶可乐就要17元,比我们这里要贵十几元。午饭时,一碗面条要50元,你吃过50元一碗的面条吗?确实很贵吧!在离开迪士尼之前,大家都要买一些纪念品,妈妈给我买了一把迪士尼公主的雨伞,花了整整100元港币,我又想了想:我们这里每把雨伞只要20元,100÷20=5(把),哇塞!这也太贵了吧! 上车离开迪士尼时,妈妈问我:“咱们今天从早上8点玩儿到下午6点半,一共玩了多久?”我想了想:下午6点半也就是18点半,18时30分-8时=10时30分。 车启动了,我依依不舍的像迪士尼公园告别:拜拜了,下次我们会再来的!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五:买门票
8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叔叔全家到蓬莱长岛去旅游。我们晚上9:00在新世纪坐车。
第二天7:00到达长岛港。一共走了大约10个小时。 我们又乘船大约行驶了40分钟到达长岛。我们住在渔家小院,每天吃海鲜,有贝壳肉,鱼肉馅饺子和炸黄花鱼。上午我们乘船出海打鱼,成人票每人40元,儿童票:身高超过1.4米是40元,没有超过是20元。 我和哥哥得身高都没超过1.4米。这样我们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们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见渔民伯伯打上来一个海贝和一只海星。晚上我们逛海边夜市。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玉石项链和用贝壳作的三只小狗。又给我的哥哥和妹妹买了三条玉石项链,一共花了50元钱。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六:有趣的数学
人们常说“数学是个宝,错过就得惨”,其实,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欢数学了,它使我们知道了有些题不能很死板的去计算,懂得了方法做起来可就易如反掌了。就说“积的变化规律”吧!记得老师教过我们:
一、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于a,积也乘或除于a。如:“8*4=328*12=?”这道题把4扩大了3倍,那么积也要扩大3倍,就是32*3=96,积等于96。
二、一个因数乘b,另一个因数除b,积不变。如:“8*4=32(8*2)*(4/2)=?”这道题把8乘了2,把4除了2,积就是16*2=32不变。
三、一个因数乘于c,另一个因数乘于d,那么积就乘于(c*d)。如:“8*4=32(8*3)*(4*2)=?”这道题把8乘了3,把4乘了2,那么积就是32*(3*2)=192,积是192。
学习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使我对数学更加地了解了,也使我更加地喜欢数学了。因为数学是那么的有趣,一点都不干燥。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灵活。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8
好多数学题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
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9
数学课上,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数学小练习,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拿到试卷,我可紧张了。还好,只有8道题,我赶紧拿起笔,认真计算起来。
“老师,我考好了。”坐在我前面的陆羽站了起来。
“怎么可能? 一道还没算完呢。”
“这也太快了吧。”
大家议论纷纷,都不敢相信的望着陆羽。陆羽自信地走向讲台,将试卷展示给我们看,咦,他的.试卷上只有名字,一题也没做啊!
陆羽说:“请大家看试卷的最后一题。”
大家一齐读出声来:“本次考试只要写上姓名就完成了!”
“啊,原来如此。”我们恍然大悟。
数学老师说:“这次考试,就是提醒同学们要认真读题,学会认真审题。”
通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审题在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做过的1×2×3×4×5×6×7×8×9×0。认真看题的同学都知道,这道题很简单,等于0。而不看题的同学就会觉得很难很复杂,会去计算半天,也算不出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审题的重要性了吗?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10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地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呀!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数学的日记怎么写三年级04-02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数学日记三年级04-01
数学日记三年级01-20
数学三年级日记07-26
数学三年级日记11-16
数学三年级日记【精】11-29
数学三年级日记【推荐】11-29
【热门】数学三年级日记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