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日记合集7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1
导学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但在这段时间的实践运用,我认为其的好处是很多的,比如:
1、学案将重难点知识融合在自我检测、巩固练习、拓展练习题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的挑战精神,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有效的主动学习。
2、学案的设计能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旧知回顾,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小组汇报等,同时还包括课后学习的延续。
3、学案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进行学案教学的二次备课,并努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我仍有很多困惑,比如:
1、把学案当成是万能的,我有时会被学案牵着鼻子走,为了学案而教学。
2、学案中的练习题是否是越多越好。
3、怎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设问导读这个环节一结束,是否应汇报,教师顺势强调一些重难点。
5、导学案教学怎么才能更好的突出一个“导”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让它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2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今天,被一道数学题难道了,题是这样的“学校阅览室里有两个书橱,甲橱放的书是乙橱的3倍,甲橱的书借出170本,乙橱的.书借出10本,这时两橱所剩下的书正好相等,求两橱原来各有多少本?”我读完题以后抓耳挠腮,又是抓抓脑袋,又是摸摸下巴,就是想不出解题之法。
突然,哥哥来了,他看过题目之后,说: “这是差倍问题,主要找到倍数差。”我听完以后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列出式子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4
20xx年 11月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数学我没有错!不过,我还是要写一下数学日记,总结一下我学比这一单元的知识。
“两个数相除有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数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数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我将这一段话背给了妈妈听,并说:“能约分的要约分!”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数学不是语文,数学是要看你的'灵活运用。语文·,才是你真正的需要去背、去记的东西。做数学题目时,要慢一些,将题目看清楚了再说,不会写的先不写,等题目全做完了再写。”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实,妈妈的话也不是没理。我每次考试十分都是因为时间太紧,抢着写试卷,结果导致一些题目看错了、算错了,总是使满分与我“拜拜”。想象就悲剧呀……
正好,家里还有一套“比”的单元测试卷,我将它做完了,而且是很认真很细心地做了,时间也没有超过40分钟。爸爸帮我检查了,说:“不错!全对。考试的时候也就像在家里一样,争取考个满分!”
好啦,闲话不多说了,我得去复习、顺便看看课外书喽!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5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露在外面的面。数学书上有这样一道题,(如下图)那么,如果一直加小方块呢?那得一个一个算。多麻烦呀!我总结了一个规律,第一个面和最后一个面的面数是“4”,中间的那些方块只能露“3”个面,例:4+3+4是11(个)……2×4+(n-2)×3(用这个公式就简单多了!)
上面我说的是横着摆的',那么竖着摆呢?我又发现了一个规律,第一个和中间的方块都只能露“4”个面,最后一个方块可以露“5”个面,其他面都被压住了!5+(n-1)×4(用这个公式简单多了!)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五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五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五年级01-24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06-29
数学五年级日记11-18
【经典】数学日记五年级04-07
五年级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五年级寒假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0
【推荐】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4
【荐】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4
【热门】五年级的数学日记11-15
五年级的数学日记【荐】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