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数学日记集合八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日记 篇1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我学会了10个10个的数。运动会到了,跳绳的有32人,跑步的有16人,打乒乓球的有26人。妈妈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我很快的说出一共有74人。妈妈又问跳绳的比跑步的'多多少人?我说跳绳的比跑步的多18人。妈妈接着又问跳绳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我又说跳绳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58人。妈妈夸我的数学成绩很好,我可开心呢!
数学日记 篇3
1251年,史天泽驻守真定,他兴教育,劝农桑,广纳贤士。在秋高气爽的暮色中,一位59岁的儒士在学子们的簇拥下踏上了真定路栾城县的故土,他就是金元之际最伟大的数学家李冶。
一
李冶家学深厚,博览群书,兼修文学、史学、数学、经学。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文为名家”。
李冶(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元代真定路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金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李冶父亲李?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在大兴府尹胡沙虎手下任推官,母亲姓王。
泰和八年(1208年),蒙古成吉思汗的军队开始向金朝进攻。李?的上司胡沙虎是金朝臭名昭著的大权奸,“声势炎炎,人莫敢仰视”,动辄打骂同僚,甚至“虐杀不辜”。李?常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但行走于虎狼之室,不得不小心。他为防不测,把妻儿送回故乡栾城。少年李冶,就到栾城邻县元氏封龙书院求学。
至宁元年(1213年)胡沙虎篡权乱政,李?被迫辞职,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吟诗作画,颇有名声。父亲的正直为人及好学精神对李冶深有影响。
李冶儿时本名李治,为什么改名李冶?后世有两种解读。一说李冶成年后熟读史书,感慨唐高宗李治助长武则天专权,导致大唐沦为武周,耻与李治同名,故改名李冶。一说金朝曾推崇儒学,禁止平民和古代帝王同名,李冶就把李治减去一点,改名叫李冶。
李冶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对文学、史学、数学、经学都很感兴趣。《元朝名臣事略》中说:“公(指李冶)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李冶常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又说:“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他年轻时曾与好友元好问一起外出求学,拜文学家赵秉文、杨文献为师。
正大七年(1230年),李冶赴洛阳应试,被录取为词赋科进士,一举成名,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文为名家”。
二
国破家亡的命运,使李冶决绝了仕途,潜心研究学问。
李冶得中进士,本是走向成功的标志,同年踏进仕途,被授予高陵(今陕西高陵)主簿,但此时金王朝已日薄西山,而崛起于草原的蒙古汗国已日渐强大,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即位后,出兵攻入陕西,李冶任职属地被蒙古军队占领,所以,他被调往钧州(今河南禹县)任知事。公元1232年正月,蒙古军绕过军事重镇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东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在三峰山大战,金军大败,不几日,蒙古军攻破钧州城,李冶不愿投降,就换上平民服装,北渡黄河进入山西,这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仕途的悲凉,国土的沦丧,使得李冶从此走上了流亡之路。
李冶辗转到了山西的忻县、崞县(今山西宁武、原平)之间,过着“饥寒不能自存”的生活。
公元1234年正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传位于完颜承麟后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也被乱兵所害,金朝灭亡。
国破家亡的命运,使李冶决绝了仕途,只能潜心研究学问。年过四十岁的李冶经过颠沛流离后,定居崞县桐川。他虽生活艰苦,但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学问。漫漫人生路,何处是归途?李冶就在各种学问中充实自己,涉及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等。李冶不仅有先进的哲学思想,而且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做学问。他在桐川的居室十分狭小,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食奔波。但他却以著书为乐,潜心学问。他的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在“流离顿挫”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手不停披,口不绝诵,如是者几五十年”。
同时代的学者砚坚评价李冶,只要目睹世间之书,无不熟读,从不遗漏。
三
数学虽被古人排在六艺之末,但李冶认为,数学是最有用的学问,于是他致力于数学研究。
1248年,李冶写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测圆海镜》,这是中国古代代数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用“立天元一为某某”(即当代数学设x为某某)解析高次方程的数学专著。后世学者们研究认为,李冶这部代数学著作,比欧洲代数高次方程理论要早300多年,是13世纪世界最先进的代数学理论专著。
金元之际,正是天元术启蒙的时代。天元术是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中国列方程的思想可追溯到东汉的《九章算术》。其中第8章《方程》,用文字叙述方法建立二次方程,但没有明确的未知数。唐代王孝通《缉古算术》已能列出三次方程,但完全用几何方法推导方程,难度很大,不易被一般人掌握。
宋代以前的方程理论一直受几何思维束缚,方程次数不高于三次,高于三次方程就难以用几何解析了。宋仁宗时任左班殿直贾宪写成《黄帝九章算经细草》9卷、《算法?鹿偶??卷,改进了传统开方法,创造了开方作法本源和增乘开方法,对古代数学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欧洲,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7世纪初创造了类似的代数学,但是比贾宪晚了600年左右。
李冶治学,不泥古,不唯书,既善于借鉴前人的成就,又勤于思考。有人问学于李冶,李冶回答:“学有三:积之之多不若取之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善于发现,勤于思考。
由于李冶摆脱了几何思维的束缚,在方程解析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利用天元术熟练地列出六次方程,并完整解决了分式方程问题,用纯代数方法降低方程次数,他还发明了负号和一套相当简明的小数记法。在国外,直到16世纪末,小数才有了更好的记法。由于李冶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数字符号及性质符号,他的方程已能用符号表示,改变了用文字描述方程的'旧面貌,可称为“半符号代数”。大约300年后,类似的半符号代数才在欧洲产生。
李冶的《测圆海镜》共12卷,收入170多个问题,都是已知直角三角形中各线段、利用天元术求内切圆和旁切圆的直径问题。第一卷开头,李冶列出了一幅“圆城图式”,提出了170个与“圆城图式”有关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分别计算出15个直角三角形各边之长,绘出各三角形的容圆公式,计算出勾股和、勾股差,然后计算出勾弦和、勾弦差等。其中19题列出三次方程,13题列出四次方程,还有些题列出六次方程,还成功地用代数方法降低方程次数。《测圆海镜》的成书标志着天元术的成熟,李冶也正是因其在天元术方面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说:“以天元演之,明源活法,省功数倍。”清代阮元说:“立天元者,自古算家之秘术;而《海镜》者,中土数学之宝书也。”
四
李冶既是一代鸿儒,又有实用数学的杰出成就。他曾在封龙书院讲学,学子纷至沓来,以聆听李冶教诲为乐事。
李冶写成《测圆海镜》后,到太原住了一个时期,藩府的官员曾请他出仕为官,他坚决谢绝了。后来,他到了山西平定,在那里,李冶与一代词人元好问受到当地人的敬仰。平定侯聂?也很尊重李冶和元好问,他经常把他们接到自己府邸做客。时人常常将二人并称“元李”。至元二年(1265年),平定州创建“四贤堂”,以祭祀金元时期文坛领袖,“四贤”就是指杨云翼、赵秉文、元好问和李冶,可见李冶在当时名声之高、影响之大。
数学日记 篇4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为大家整理了补牙齿,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今天,妈妈带我去牙科医院看牙齿,因为我的牙齿上面出现了很多小洞洞。医生给我检查以后说要补一补。补牙很痛,但是我能坚持住。
大约1个小时就补完了,一共补了8颗牙,每颗牙收费10元,妈妈问我应付多少元,我想8个10就是80,一共要80元钱,妈妈夸我口算能力强,算对了。这个医院的'牙科医生是我妈妈的同事,只收了我们50元,妈妈又问我优惠了多少元,我想就不用想,是80-50=30元,妈妈笑着点了点头,说:“数学来源于生活。”
点评:小作者平时就善于观察事物,她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爱动脑筋,是个聪明的孩子。
补牙齿就为大家整理到这,想要了解更多小学生辅导资料欢迎关注小学频道!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是xxx号,天气特别晴朗,妈妈带我去包公湖早市去买菜,我高兴的从被窝里跳起来,赶紧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来到了菜场,哇!菜市场真热闹,人山人海,叫卖声、欢笑声,我想可能是快过春节的缘故吧。我看见了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像苹果,看见了又细又长的豆芽,我还看见了紫色的茄子像弯弯的月亮,又像可爱的'小船,还有许多绿叶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听妈妈说:“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来我家看奶奶,和我们一起过年。”于是我和妈妈买了许多菜,如:买了二斤西红柿,每斤二元;冬瓜买了三斤,每斤一元;长豆角买了三斤,每斤二元;黄豆芽买了二斤,每斤一元。这时妈妈给我提出个问题,鑫鑫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把今天买菜需要花多少钱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诉妈妈,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
(2×2) (3×1) (3×2) (2×1)=15(元)
数学日记 篇6
最近经常下雨,我发现我的雨伞好像坏了,总是漏雨,搞的我的衣服和书包总是湿湿的,我回家对妈妈抱怨的说:“妈妈,我的雨伞破了,总是漏雨,把我的衣服都搞湿啦!”妈妈拿起我的小雨伞仔细的看了看说:“没有破的.地方啊?怎么会漏呢?”妈妈抬头看了看我,忽然发现我最近好像又长个子了,她拿起尺子给我量一量身高,惊喜的说:“你现在又长高了,有142厘米了!这把伞可是你幼儿园的时候用的小伞,现在你这么高了,这个伞面一定不够了,所以你打伞的时候,才会感觉好像漏雨!”我高兴的说:“我都有1米42啦,怪不得我总是觉的哪里不对劲呢!”
星期天,终于不下雨了,我准备和妈妈一起去买一把适合我的伞,我在家里用尺子量了下我的小伞,它的单面的长度是50厘米,那要是打开的话就是50+50=100厘米,也就是1米的长度。我带着尺子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城隍庙,我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漂亮的伞,我跳了一把白雪公主的伞,我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唉!这把伞和我家里的那把伞一样大,这可不行,我又挑了挑,终于找到了一把长度60厘米,打开就60+60=120厘米,也就是1米20的长度,我估计这个伞肯定可以合适我用了!
我非常的喜欢新买的伞,也很开心,我又长高了!
数学日记 篇7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二年级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家里看数学报,无意中看到求比值与化简比这个题目,我想这不是上学期学过的吗?但是我又一想,我还是看一看吧!
求比值与化简比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比值的目的'是求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化简比的目的是把一比化成和它相等并且前、后项互质的整数比。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类似。有以下几种:
(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
5/6∶1/2=(5/66)∶(1/26)①比值为5/3;②化简比为5∶3。
(2)运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如:
6.3∶0.9=6.30.9①比值为7;②化简比为7∶1。
(3)运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如:
16∶20=16/20=4/5①比值为4/5或0.8;②化简比为4∶5。
3、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和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见上例),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的,化简比的结果要读成几比几,如:16∶20化简比为4/5,应读作:4∶5。
通过这就可看出,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资料,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数学日记 篇8
双“十一”快到了,妈妈早就在网上挑了各种各样的商品,购物车里堆得满满的,只等着全民狂欢的日子。
11月11日晚上,刚吃完饭,妈妈就这儿一点,那儿一划,不一会儿,吃的、用的就买了一大堆。
外婆在一旁喊道:“别忘了买洗衣液,家里的快用完了。”老妈头也不回,满口答应,又在网上超市里挑了起来。
超市里洗衣液的种类很多,价格也不同。 3.0kg的瓶装蓝月亮45元,4连包的.500g蓝月亮28元,6连包的500g蓝月亮39元。到底哪一种合算呢?妈妈在那挑花了眼,不知从何下手。我一看,拍拍胸脯,自信满满:“还是我这个小小数学家出马吧!”
于是我拿起笔“刷刷刷”算了起来。
第一种:45÷3=15(元)
第二种:500×4=20xxg 20xxg=2kg 28÷4=14(元)
第三种:500×6=3000g 3000g=3kg 39÷3=13(元)
很显然,买第三种洗衣液最合算。我得意地把答案递给妈妈。妈妈笑眯眯地夸奖我:“看来这个小数学家还不赖。以后你就是俺们家的财政部长啦!”说完就挑了六连包的洗衣液放进了购物车。
看来数学在生活中也能派上大用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行哦!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