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日记范文锦集十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日记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日记 篇1
这天晚上我去学跳舞,因为没有带水。所以,我们要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平时都是妈妈买的,所以我都不明白一瓶水是多少钱?
妈妈给了我一元钱,但是!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就应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
我把留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小学数学日记 篇2
今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29日,我去了老家,直至初四,也就是2月3日,我们一共去了六天。这六天里,我又在干什么呢?我现在就要回忆清楚。
第一天,我吃早饭用了十分钟左右,之后就走来走去,闲得没事儿,差不多也有十分钟吧!后来又和姐姐玩儿,估计玩了一个半小时,在吃过饭,用了十分钟,玩平板电脑又花了一个小时,50分钟之后又跟姐姐玩儿了两小时,包馄饨三十分钟,做作业十五分钟,吃晚饭三十分钟,洗漱十分钟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我5点起床,洗漱了十分钟,祭天用了一小时50分钟,吃早餐用了十分钟,我就上楼玩游戏去了,一直玩到吃中饭,大概三个半小时吧,吃饭用了二十五分钟,接着又玩儿了两小时,就做作业了,作业做了十五分钟,出去健身用了半小时,回来打牌又用了四小时,洗漱十分钟,上床睡觉。
以后几天都与第二天差不多。这样除去睡觉,每日9小时和来回时间1400分钟,吃饭共300分钟,玩平板电脑1800分钟,玩耍(含打牌)用了1410分钟,洗漱110分钟,做作业90分钟,其他290分钟。从中可得出吃饭占7.5%,玩平板电脑占45%,玩耍占35.25%,洗漱占2.75%,做作业占2.75%,其他占7.25%。玩平板电脑占的最多。哎!以后要少玩。
小学数学日记 篇3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小学数学日记 篇4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因此应该有2 + 2 = 4(人)。”
小文摇摇头说:“不对,谁还有不一样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对我讲过一道类似的题目,是问两个爸爸两个爷爷,我就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因此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因此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
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大家听了都说:“你真会动脑筋。”
小学数学日记 篇5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地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回忆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马上就会想:“对!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如下情境(课件出示):一只小猴子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3。创设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把学生置于客厅装修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参与设计的欲望,进而思考:我们能解决哪些方面的装修?让学生知道地板的铺设应考虑客厅地面的面积,踢角线的问题要用周长的知识。
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能力后,不一定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1。注重示范,通过教师的“举一”引导学生“反三”
教师可选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如“按比例分配”例题教学后,学生很自然地提出质疑:此类题可否用归一法解、用分数法解,以后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吗?通过这样的训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学会质疑打好基础。
2。向常规解法发问
经常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展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式。如比较3/4和6/7的大小,一般学生都是毫不犹豫,就用通分的方法去解决,很少学生会提出将3/4变为6/8,判断出3/4比6/7小,所以应鼓励他们积极去探索。
3。向教师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的状态。
小学数学日记 篇6
题目: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
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数学日记 篇7
爷爷带回来一个玻璃的体重秤,只要一站在上面就能显示出我的体重. 我迫不及待的站在秤上一称, 上面显示24.3, 我大声说:“爷爷,我有24.3斤了!”爷爷听了笑着说:“傻孩子, 这个秤显示的是公斤, 你应该是 24.3公斤,如果折算成斤就是24.3 X 2 = 48.6斤, 知道吗?”
哦,原来是这样!1公斤 = 2斤, 还好爷爷告诉我, 要不然我就要被同学们笑话了。
我还想知道我的宝贝小狗的体重,我就把它放在的玻璃秤上去称,可是小狗很调皮,我一放上去,它就跳下来,怎么也称不到它的体重。这可怎么办呢?我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 突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接着,我把小狗抱起来,一起站在秤上称出我们的体重,然后, 减去我的`体重, 这样小狗的重量就出来了。
26.4公斤(我和小狗的体重) — 24.3公斤(我的体重)= 2.1公斤 × 2 = 4.2斤
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数学不但可以在书本中学习,还可以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数学日记 篇8
暑假里,我看了李毓佩写的数学故事,有《数学动物园》、《数学神探006》、《数学司令》、《数学王国历险记》、《数学西游记》、《数学小眼镜》、《数学智斗记》这七本数学故事书组成。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数学神探006》。这本书共有四块内容,分别是《数学神探006》、《追捕机器人》、《智斗鬼子兵》、《胖子大侦探》。《数学神探006》主要讲了006帮助黄狗警官,来到凶手的山洞,想解救大熊猫,可洞里有一扇门,上面刻着一道数学题:有六个圆围着一个圆,要求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圆上的数字之和相等,并且使外面六个圆不相邻的三个圆上的数字之和等于其他三个圆的`数字之和。006左思右想,终于想了出来,外面的六个圆上的数字是1、2、5、7、6、3,中间的是4。他们解救了大熊猫,可大熊猫脖子上的竹雕项链不见了,于是,006和黄狗警官在自由市场遇见了狼,狼地方有竹雕项链,狼问:”有两枝蜡烛,一样长不一样粗,粗的6小时可以点完,细蜡烛4小时可以点完,当一枝蜡烛的长度是另一枝2倍时,我们做交易。“006列了个方程:设一枝是另一枝2倍时用了X小时
1——X/6=2(1——X/4)
(6——X)/6=【2(4——X)】/4
24——4X=48——12X
8X=24
X=3
006脑门儿一拍,3小时后做好了交易。过了几天,006把凶手大灰狼和狐狸给捕了。006不愧是数学神探啊!
我特别喜欢这一系列数学故事书,既非常精彩,又包含了神奇的数学,让我百看不厌,一口气读完了一整套,让我更加喜欢数学。
小学数学日记 篇9
今天,妈妈交给我一项特殊的任务:和爸爸去买菜,由我来算帐。4元一斤的猪肝买二斤,黄瓜1元5角一斤买二斤,鸡蛋2元5角1斤买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今天的'帐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帮手,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小学数学日记 篇10
10月5日星期一 天气:晴
星期天,爸爸妈妈领我去“巴西烤肉”吃自助餐。爸爸问我:“每人40元,一共多少元?”我心里想:40+40=80+40=120元。我说:“一共120元。”我们走进门,1.4米以下的孩子半价,我站在那条线前,服务员一看,差2厘米,我的身高原来是1.38米,也就是138厘米。这回爸爸能少花20元了,我们一家人花了100元吃饱喝足后高高兴兴回家了。
【小学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06-22
数学小学日记02-01
小学数学日记07-09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5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5
(经典)小学数学日记01-25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