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时间:2024-08-05 03:01:28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范文锦集六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日记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范文锦集六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1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2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推理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数学王国真是奇妙无穷,但又往往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呢!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和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楼层要爬的台阶数

  1(1-1)×18

  2(2-1)×18

  3(3-1)×18

  ……

  N(N-1)×18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关系式:(层数-1)×每层台阶数=需爬的台阶数。我把这个关系式告诉爸爸,爸爸看后会心地笑了。其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非常多,也非常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维的课程,逻辑性很强,经常会让人产生错觉。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做个勇于攀登数学高峰的人。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王国中的奥秘吧!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3

  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呢?他一向是个“小马虎”,这次又忘记带钱了。

  第二天,小华带了3.2元准备还给两个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却傻眼了:这钱该怎么分呢?一个说:“8个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无限循环小数呀!”其他两人也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最后,他们只好向班上的“数学小王子”亮亮请教了。

  亮亮一见他们,便问:“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小虎一直是个“急先锋”,他抢着一口气把问题说了一遍,其他两人也跟着说:“这账可怎么算呢?”亮亮听后,点了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说完,便陷入了沉思:小华需付3.2元,说明8个面包的总价格是3.2×3=9.6元,面包的单价就是9.6÷8=1.2元。那么,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1.2×5=6元,多付了多少钱呢?6-3.2=2.8元。小虎应分得2.8元,小斌应分得3.2-2.8=0.4元。

  亮亮猛地抬起头,说:“小虎应得2.8元,小斌应得0.4元。”三个好朋友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来……三人听后忍不住啧啧赞叹,对亮亮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亮亮可开心了,不仅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更是因为他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越来越觉得数学这门学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4

  今天,妈妈要上班,所以她让我去菜场买菜,中午自己做饭吃。

  妈妈给了我一张20元钱,让我挑自己爱吃的。我先来到蔬菜区,见有一位阿姨在卖蘑菇。我想:家里有青菜,可以买些蘑菇来炒青菜。于是,我问阿姨:“这蘑菇多少钱一斤?”

  阿姨笑眯眯的说:“这蘑菇不贵,2.5元一斤,你买几斤呀?”

  “阿姨,我要两斤,那就是2.5×2=5元,20-5=15元。”我立即从口袋拿出20元给那位阿姨,并告诉她还要找我15元。

  走呀走,我又看到了好吃的花菜,便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问:“老板,花菜多少钱一斤?”

  老板说:0.3元,你买几斤?”

  我说:“买4斤,那就是0.3×4=1.2元。”我从口袋里拿出5元,告诉老板找我3.8元。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我爱吃的西红柿。于是我问奶奶:“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老奶奶说:“2.8元一斤。”

  我说:“能便宜点,2.5元一斤,行吗?”

  老奶奶说:“好,没问题,你要几斤?”

  我说:“三斤, 2.5×3=7.5元。”

  我从口袋掏出10元,并告诉老奶奶要找我2.5元。

  今天我的.收获真不小,不仅学会了算帐,还学会了讨价还价。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5

  嗨,择片,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还有,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们家来个特殊的客人——收破烂的阿姨。随后,妈妈就把她带到了杂物间里,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阿姨和妈妈达成了协议,一斤废纸卖四角钱。只见阿姨麻利地将所有废纸绑得结结实实,再用秤把它们称了称,一共有16斤重。这时妈妈叫我算一下一共卖多少钱,我说:“妈妈,16乘4我没学过呀!”妈妈对我说:“用刚学的知识算算。”我灵机一动,想了想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六元四角钱。”妈妈问是怎么算的`,我说:“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钱,1千克就是8角钱,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钱。”妈妈满意地点点头,阿姨也夸我真聪明。

  我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呀!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2-09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经典)07-15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1-09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荐】11-09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精】11-09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推荐】11-09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日记11-09

【优选】生活中的数学日记07-15

(荐)生活中的数学日记04-0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范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