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日记范文汇总六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日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日记 篇1
1.数学日记的内容
1.1学习中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发现等;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1.2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等。
2.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2.1数学日记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我们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2.2数学日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解题的思路、推理过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能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
2.3数学日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成绩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写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整理数学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把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观察现实的过程、体验生活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就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和创新。
同时,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4数学日记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扩大数学知识面,深化数学知识,并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而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3.数学日记对教与学的启示
3.1数学日记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数学日记是一种数学交流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通过符号的、图形的、图表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对话,反映出教与学的动态关系。同时对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加以识别,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和强化合适的学习行为,纠正和改善不合适的学习行为。数学日记包含的这种对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管理、对学习行为的支持和纠正,正好体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3.2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能使学生明确任务、调整期望水平,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绪,并且能逐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展示数学学习成果。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和数学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证了教学过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数学日记既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又让学生喜爱数学
数学日记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数学,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增强,不像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数学日记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多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像以往的枯燥乏味,真正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应该成为教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中,数学日记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值得学习和推广。
数学日记 篇2
早晨7点15分,我伸了一个懒腰从床里爬了出来。想到还有这么多作业要做,我匆匆忙忙地刷了牙,洗了脸,差不多到了7点28分,这里用了13分钟。开始吃早餐了,我从7点30分开始吃,到了7点35分吃完,这里只用了5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拿起笔,开始写起作业来,这时候已经是7:42了。语文作业比较多,用了46分钟,也就是8:28写完了语文作业。妈妈叫我休息了15分钟。所以我是从8:43开始写数学作业,其中特训用了15分钟,聪明题用了10分钟,共用了25分钟。这时已经到9:08分,有点累了,我先休息了一会儿,又跟弟弟聊天。看着他咿咿呀呀的.样子,我觉得搞笑极了。11:33我开始吃午饭了。妈妈规定我要在20分钟之内吃完,结果我只吃了15分钟,妈妈夸奖我吃得真快,我心里美滋滋的。
吃完午饭已经到了11:48。我休息了12分钟,也就是12点。弹了20分钟的琴,就去看书了,当时是12点20分开始看一直到3点,这里共用了2时40分,怪不得是个“小书迷”呢!看书不能看太久,所以我又休息了30分钟,从3点30分以后我就这些做做那些做做,如画画,跳绳,玩玩等等。吃晚饭的时间是5点31分,这次我用了16分钟。晚上8点要睡觉,我在10分钟内梳洗好,差不多8点10分时爬到床上睡觉了。
这就是我一天的时间安排。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们到达了对称博物馆。对称的东西有很多,如:花、飞机、铅笔……但是还算不上美。世界上有多少又对称又美的东西呢?那我们就进入“对称博物馆”看看吧!
我们进入“中国瓷器店”里吧,因为有许多瓷器是对称的'。
这东西不错,原来是老大呀!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数学课,老师和我们做了个实验。一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说这节课我们要讲“综合与实践”,说着,拿来了一个天平、一盒半钉子、一些大米和一个盒子,看着这些行头,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会不会是称重量呢?
只见老师在黑板上端正地写了“称出总颗数”,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实验开始了,老师拿出一个纸盒,里面装满了大米,“同学们,你们猜猜看里面有多少颗大米?”老师问。同学们纷纷抢答:“1000颗?500颗?20xx颗?……”老师说:“还是让我们用实验来正确地计算大米的总颗数吧。”说着,老师开始讲解,第一步,称出1克大米有几颗,结果在天平上称出1克大米有62颗。第二步,称出整盒大米的重量,在天平上一称,总共有590克。最后一步就是计算总颗数了,590×62=36580颗,终于大功告成。
第二个实验称钉子。先称出50克有多少颗钉子,结果一数整整有20颗钉子,但因为盒子里钉子数量太多,无法称出,所以实验以失败告终了。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实验结束了,但还是让我意犹未尽。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的数学课是实践活动,我们分成每8人一小组。接着每个小组的`组员便分工合作地想办法估计出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根据书里介绍的估计方法看来不难,但是要把误差减到最低就非认真不可了。
最新的小学数学日记数数黄豆:我本来建议本小组用杯子来量会准确一点。但是找不到杯子。后来本组选择了用手抓的方法。由组员罗广源负责来抓。哎呀!罗广源那只小手还挺大呢!一抓就是180粒,连续抓了30下刚好抓完1千克黄豆。终于大功告成了。30个180等于5400粒。就这样,我知道了1千黄豆大约有5400粒。
从这个实践活动中我受到了启发,不妨用这些方法来试试瓜子,糖果,花生等等。其实数学问题与生活真是息息想关的。
数学日记 篇6
真分数一般是在正数的范围内讨论的。值小于1的分数,即分子小于分母(二者都是正整数)的'分数称为真分数,但分数值等于1不算(那属于假分数)。有时也有“负真分数”的提法,指绝对值小于1的负分数。没有最大的真分数。注意:分子为0时候不是真分数;例如:0/6,虽然0小于6,但0/6不是真分数。原因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真分数的例子:2/5(五分之二),分子必须要小于分母,才可称为真分数。
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通常也是在正数的范围内讨论的。值大于或等于1的分数,即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称假分数。如果在整个有理数范围内讨论,则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的分数的为假分数。假分数通常可以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数关系,就可化为整数,如不是倍数关系,则化为带分数。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