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

时间:2024-08-18 01:40:38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数学日记汇总七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日记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学数学日记汇总七篇

小学数学日记 篇1

  包混沌

  今天中午,我们包馄饨吃。一大早,爸爸就买好了馄饨皮和馅料。我们共包了50个馄饨,一起下锅,不一会就烧好了。我说:“三个人吃,应该平均分。”接着我算了起来:50÷3=16......2。爸爸笑了起来,说:“傻孩子,这样没法分,再想想。”我说:“那我先吃10个,剩下的你们分。”我又算了起来:(50-10)÷2=20。这下对了,爸爸妈妈各吃20个,我吃10个,正正好!

小学数学日记 篇2

  这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道奥数题,上面是这样写的:此刻有一包七两的种子和一包半两的种子,在天平上称(不用砝码)只称两次就把种子分成4.5两和3两这两份,怎样分?

  我是这样算的:先把7两的种子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份是3.5两,就已经称一次了。再把一包半两的种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把一份3.5两中取出0.5两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又称了一次,把天平上的两个0.5放在一个3.5两里,就有了3两和4.5两。

小学数学日记 篇3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的意识和能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数学日记恰恰能打破这些限制,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数学日记,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买、卖东西,家用电器的形状、面积、体积,房屋的占地面积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重视指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就很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从数学的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二、数学日记,让学生与老师更加亲近

  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平时因害怕老师或碍于面子不敢说的话均可以写到日记里,让老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需要与困难,以便通过各种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喜恶、不足与闪光点,在学生的反馈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适时地、及时地加以完善自我,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三、数学日记,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创新

  数学日记能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时空领域。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好多想法未能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好的想法、好的解法写到日记中去,我们适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励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之外继续延伸、创新。

  四、数学日记,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前进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写数学日记特别是反思型日记的时候,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分析,那么在边反思边写作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主动反思的程度也将更加深刻。同时把所学习的知识精加工一遍,形成长时间记忆,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极为有益的。

  数学日记,为我的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成为数学学习中一道新的风景线。

小学数学日记 篇4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

  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

  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通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知道我们完成的怎么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小学数学日记 篇5

  今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29日,我去了老家,直至初四,也就是2月3日,我们一共去了六天。这六天里,我又在干什么呢?我现在就要回忆清楚。

  第一天,我吃早饭用了十分钟左右,之后就走来走去,闲得没事儿,差不多也有十分钟吧!后来又和姐姐玩儿,估计玩了一个半小时,在吃过饭,用了十分钟,玩平板电脑又花了一个小时,50分钟之后又跟姐姐玩儿了两小时,包馄饨三十分钟,做作业十五分钟,吃晚饭三十分钟,洗漱十分钟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我5点起床,洗漱了十分钟,祭天用了一小时50分钟,吃早餐用了十分钟,我就上楼玩游戏去了,一直玩到吃中饭,大概三个半小时吧,吃饭用了二十五分钟,接着又玩儿了两小时,就做作业了,作业做了十五分钟,出去健身用了半小时,回来打牌又用了四小时,洗漱十分钟,上床睡觉。

  以后几天都与第二天差不多。这样除去睡觉,每日9小时和来回时间1400分钟,吃饭共300分钟,玩平板电脑1800分钟,玩耍(含打牌)用了1410分钟,洗漱110分钟,做作业90分钟,其他290分钟。从中可得出吃饭占7.5%,玩平板电脑占45%,玩耍占35.25%,洗漱占2.75%,做作业占2.75%,其他占7.25%。玩平板电脑占的最多。哎!以后要少玩。

小学数学日记 篇6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让他们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我通过对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多找机会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过于牵强,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好处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数学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载体。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培养。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主动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不可能。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明天我们一起去旅行。

  我们买了玩具总动员球蛋一个6元、品客薯片一筒9元8角、阿波罗雪糕一盒13元8角、海鲜风味杯面三杯单价5元、XO酱海鲜风味三杯单价5元、五香牛肉风味三杯单价5元、维达卷纸二条单价30元8角、洁柔卷纸二条单价27元8角、清风卷纸二条单价17元8角、饺子一袋30元8角。

【小学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06-22

数学小学日记02-01

小学数学日记07-09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5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5

(经典)小学数学日记01-25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