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数学日记范文汇总十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日记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日记 篇1
寒假了,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寒假过了我不就六年级下册了吗?若是连这道题都不会做,那我还是好学生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先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挺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初二:xxx
数学日记 篇2
爸爸问了我一道题一千克绵花与一千克铁,哪个重?我说:“铁重。”“为什么?”爸爸说。我说:“不对,应该是一样重的'。”“错了,在正常情况下,铁重,因为铁的密度大体积小,浮力小,所以铁重。在真空环境下,一样重的。”爸爸说。
数学日记 篇3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肯定会很好奇,数学可以“吃”出来?是的,我昨天就遇到了三个可以“吃”出来的数学问题呢。
一大早,我和妈妈,姐姐一起出去吃早餐。早餐店里的品种可真丰富呀!我们要了三个饼夹菜,三杯豆浆。热气腾腾的美味早餐让我忍不住食欲大开。
吃饱喝饱后,我这个小小数学家要出场了,妈妈让我来付账。每个饼夹菜2。5元,每杯豆浆1。5元,价钱一共是2。5x3+1。5x3。这下麻烦了,我只学过整数相乘。赶快开动脑筋,计上心来。我们每人每份的价钱是2。5+1。5=4元,三份的价钱不就是3x4=12元吗?看看我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更简便!
中午妈妈要为我们做煎饼,于是数学问题又来了。妈妈叫来我和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脑筋急转弯:平底锅里煎饼,每次可以同时放两张饼,煎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1分钟),要以最快的速度煎三张饼需要几分钟?
我抢先回答:“一共需要4分钟,同时煎好两张饼需要2分钟,第三张饼需要2分钟,2+2=4分钟。”
姐姐笑了笑说:“把两张饼放在锅里同时煎好一面,用了1分钟。将一张饼翻面,把另一张饼拿出来,同时放入第三张饼,又用了1分钟。将第一张饼拿出来,再把第二张饼放进锅里同时煎第二面,再过1分钟,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煎好了,一共用了3分钟”
哇!姐姐好聪明呀,妈妈说:“姐姐的方法是最快,但这只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还是我们佳航的方法最实用,来,吃饼吧”
我觉得今天的.煎饼实在太好吃了!
晚上我们去乘凉,妈妈给我了10元钱,让我为大家买饮料,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四口人每人一瓶绿茶,需要3x4=12元,如果两瓶绿茶,两瓶农夫山泉不就刚刚好吗,3x2+2x2=10元。
你们瞧,我说的数学可以“吃”出来,你们赞成吗?
数学日记 篇4
星期六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奶奶坐在桌子旁边聊天,妈妈摸摸我的脑袋说:“琪琪(小名),妈妈给你做个口算,你注意听好了。”我高兴的说:“好吧,你想出什么口算呀?”“现在你年龄多大?” 我立即回答:“8岁,你知道的呀,这也太简单了吧。” “还有呢,妈妈现在35岁,奶奶的年龄是你年龄的三倍加上妈妈的.年龄,奶奶年龄是多少?”“你再重复一遍,我没有听清楚。” 于是妈妈又说了一遍,我听完后不停的转着眼睛想着,奶奶多少岁呀,多少岁呀?我心里想着:“8×3=24(岁),24+35=59(岁),所以奶奶是59岁。” 我立即回答:“有了,妈妈,奶奶是59岁,对吗?”“怎么算的呀?” 我就把刚才口算的过程说了一遍.妈妈和奶奶在一旁听着,高兴的直点头,“琪琪真聪明”妈妈笑着说:“去玩会吧。”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我今后会更多的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更加努力!
数学日记 篇5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早上,老师把数学练习册发下来,我一看,“怎么错了一题应用题?”我惊讶地说。又仔细一看,原来少写了一步换算呀。我仔细地想了一想,20400米应该等于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来是 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给老师批,老师看了说:“340×60的得数的单位应该是米,而不是千米。”我看了看,原来是上面一个算式的单位写错了。我又改了,这才给老师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老师批两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好了。我觉得我们要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的'才是好学生,所以我以前在杨市是中上等。
数学日记 篇6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气x
人们常说“数学是个宝,错过就得惨”,其实,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欢数学了,它使我们知道了有些题不能很死板的去计算,懂得了方法做起来可就易如反掌了。就说“积的'变化规律”吧!记得老师教过我们:
一、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于a,积也乘或除于a。如:“8x4=328x12=?”这道题把4扩大了3倍,那么积也要扩大3倍,就是32x3=96,积等于96。
二、一个因数乘b,另一个因数除b,积不变。如:“8x4=32(8x2)x(4/2)=?”这道题把8乘了2,把4除了2,积就是16x2=32不变。
三、一个因数乘于c,另一个因数乘于d,那么积就乘于(cxd)。如:“8x4=32(8x3)x(4x2)=?”这道题把8乘了3,把4乘了2,那么积就是32x(3x2)=192,积是192。
学习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使我对数学更加地了解了,也使我更加地喜欢数学了。因为数学是那么的有趣,一点都不干燥。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灵活。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数学日记 篇7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最新的小学生经典《难题》数学日记: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 篇8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感觉很轻松。可是,直到六年级以来,我却有点吃苦了。
六年级,是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学习很紧张,我的语文很好,可是,数学却有点问题了。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还算一般,老师总是说我,如果我努力去学,一定会更好的。数学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我一直在努力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记得有一次测试,我没有发挥好,错了很多题,去改错题时,荆老师对我说:“杨景鑫,这次可错不少题啊!”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知道,在老师心里,我的数学成绩还算可以,只是自己没有去努力罢了。
在学习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时,我总是忘记圆锥的体积要乘三分之一,所以,我就努力的去找试题做,后来我就记住了,以后就没有在错过了。终于,荆老师测试我们第二单元掌握的情况,我很开心,因为,我觉得自己掌握得很不错了。可是,当《轻松练习》发下来后,我却傻眼了,因为,我错的全是应用题的得数,在那一页上,几乎没有一个对勾,我很难过。从那以后,我比以前更努力学习了,在家,我每天除了做完学校的作业外,还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如果遇到不会的题,我就让好同学帮我解释……久而久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不会在像以前那样了。
不过,在一些粗心大意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在做一些解比例的题时,会出现许多粗心大意的地方, 比如说,用比例解题时我不是把前项和后项搞反,就是列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算式;在方程中,如果等式两边都有未知数x , 那么有些时候我就可能不会解了;有时甚至连加减法的算式我也算不正确;我有时做题不是没看见单位的不同,就是把小数点看错位置……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开始注意起来。以后,每当我做完题时,我都会去检查一遍,后来,我养成了检查的习惯,错题也就随之减少了!
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我想在考试之前,我要比以前更好地复习,继续努力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给自己在这所小学的三年生活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毕业之前,我想衷心地感谢荆老师对我的付出与帮助。在毕业之后,我要用不断的进步来问候亲爱的荆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们。
数学日记 篇9
暑假里的一天,我写完作业正愁没意思。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了扑克牌,就让老爸和我玩儿七鬼(王)五二三吧!老爸说没玩过这个,不愿意和我玩,我央求了老爸半天,终于老爸同意和我玩两把。
可刚玩儿几局,老爸就摇摇头说:“不行,这个太没有意思了,不如我来教你玩个新的玩法吧。”
一听有新的,我急忙点了点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快算24,就是把牌里面一到十的数字牌挑出来,剩下带花色的全都不用。每次随便拿出四张牌,采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把这四个数组合成一道算术题,结果为24就行了。”老爸说到。
原来这么简单。老爸拿出了四张牌,是1、7、2、9。现在再来看,这个可是够简单的,可是当时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游戏,硬是半天没看出来,不过看老爸那样,一幅苦思苦想的样,好像也没算出来,我赶紧低头继续思考,生怕老爸先算出来。突然我眼前一亮,朋友们,你们算出来了吗?反正我是算出来了,你看,二乘以九等于十八,十八加七再减去一刚好等于二十四。我看老爸还是一副愁眉苦脸,冥思苦想的时候,我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哈哈,老爸,我算出来了!”
“这么快?”老爸带着的疑问的口气。
“那是当然的了。你看,二乘以九等于十八,十八加七再减去一等不是刚好等于二十四吗?怎么样?厉害吧!”
“呢,好,”老爸对我伸出来大拇指,“比我都快,我光看有没有三八二十四和四六二十四了,没想到你用了这个,不错不错,再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算法?”我们俩又陷入思考中,不行了,换牌。
老爸又抽出四张,6、7、8、9。老爸刚抽出来就算出来了,我赶紧问,怎么算呀?是用三八二十四还是用四六二十四算的.?老爸说,你仔细再看看,我认真看了看,接着也算了出来。是用三八二十四的算法,先用九减去七,再用六除以二,最后,三乘以八。
“再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算法。”老爸说。
“是四六吗?”我问。
“对,我感觉这个应该有好几种算法。”老爸说到。
我又仔细一看,还真有,也是先用九减去七,再八除以二得四,这样正好四乘六也是二十四了。
还有其它的吗,我们再看看。嘿!我又认真的看了半天,真的发现还有一种算法,先用六乘以八等于四十八,九减去七再得二,四十八除二,也等于二十四。哈哈,这次可是我的发现呀!看老爸那样,肯定还没有想出来。
我赶忙说:“老爸,我又算出来一种,快说说,和我的想的一样不。”
“啊,老爸也算出来了,看他那样不像呀。”
我刚把刚才的算法说出来,老爸说到:“和我想的一样,我就是想让你多动动脑子,看看能不能再找出来其它的算法,看来效果还不错,小脑袋瓜还可以吗。”
有一局,是最典型的一局,也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局。3、8、1、1。当时,我瞬间无语加石化,这不三乘以八再乘以两个一嘛。接着我们又玩儿了好多局,我和老爸是你发现一个我发现一个,一直不分上下,就连午饭都懒得吃了。
之后,我就经常叫几个朋友来换算,时间长了,有时他们自己都来了。
数学日记 篇10
开始上一年级了,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经常玩*牌凑10的游戏,我很喜欢。每次在准确拿到两张牌的`时候我都很开心,有时一着急也会拿错,没关系,有输就有赢,下次不再算错就行了。
爸爸妈妈说,这不只是游戏,还是在学习,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简单,这么有趣。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