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时间:2024-08-13 05:51:08 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日记集合7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数学日记集合7篇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数学日记400字篇六:数学考试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们快马加鞭地冲进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因为这节课要进行数学考试,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试卷发下来了,我们顾不上写自己的名字,先迫不及待地看了看题,教室里有了小小的骚动。“糟了,这道题我没复习上。”“我的妈呀,这也太难了吧。”“哈,太简单了,小菜一碟。”……

  “开始答题。”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平时有名的说话大王何龙也闭上了嘴,瞧,他正认真地伏案疾书呢!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写字的沙沙声,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号。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纸上战争开始了。进攻一,第一大题,填空。哈哈,太简单了,我三下五除二把这道题攻下了。二题,三题,很顺利嘛,看来这次我一定会得高分了。第四题,糟糕,卡壳了,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我的脑门渗出了汗珠,握着笔的手不停地抖着,我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仔细地回忆老师的讲解。唉,谁让我上课没好好听呢?真是报应啊!唉,还是做下一题吧。

  试卷交上去了,看到有些同学兴奋得脸上都泛起了红晕,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过,“忘羊补牢,为时不晚。”下次考试,我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喜喜侠见到了偶像明星喜羊羊。他十分激动地说:“喜羊羊,你知道吗?你是我的偶像,我十分欣赏你的聪明才智。”聊着聊着,喜羊羊说:“你听说过数学王国吗?”喜喜侠说:“当然听说过,据说那里的通行证只有充满‘智慧’和‘勇敢’的生物才能获得,不过必须要答对问题才能获得。”于是喜喜侠和喜羊羊异口同声地说:“出发吧”! 喜喜侠和喜羊羊来到了“数学王国”门口。看见门口闪现出一个长着长胡子的老头,头上戴着皇冠,他们想一定是国王来考验我们了。国王说:“你们是来考‘通行证’的'吗?”“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国王说:“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合作题。准备好了吗?”喜喜侠和喜羊羊说“好了”。国王说:“请听题,一桶油连桶重5.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3.1千克,原来油重几千克?桶重几千克?”。喜喜侠抢着说 :“油重6.2千克,桶重0.8千克”。喜羊羊说:“不对,不对,应该是油重5千克,桶重0.6千克”。国王说:“喜羊羊答对了。”喜羊羊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哦,我能拿到通行证了!”国王摇摇头说:“你们两个都回去吧,数学王国的通行证不能颁给你们。”“为什么呀?”喜喜侠和喜羊羊齐声问道。国王说:“因为我给你们准备的是一个合作题,而你们并没有合作完成,如果你们能先合作再答题,喜喜侠也不会答错了。”喜羊羊和喜喜侠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们约定,下次再一起来闯关。

数学日记 篇3

  数学日记就是每天用写日记的形式进行数学的自主学习、反思(就小学生而言主要是复习)和巩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最基本的内容,提高计算能力是教学重要的目标,如果计算(口算)能力不过关,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受到严重阻碍而无法顺利进行。

  一、数学日记的内容及形式

  一年级数学,对学生计算方面的要求是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每天在学校里只有一节数学课,动笔的机会不多,很多孩子书写也不规范,训练不到位。而此时正是数学能力打基础、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机。那么,这时如何运用数学日记帮助学生打基础和培养习惯呢?具体来说,可每天让孩子在家长的参与下写5——10道计算题,在这个范围里题目数量由学生自己定,但要鼓励书写工整规范,题目可以是加法、减法或者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引导孩子将纯数字赋予实际意义,如“3+5=”,家长可这样口述这个题目:今天你买了3本书,我买了5本书,加起来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这样不仅更像“日记”,而且为二年级突破“解决问题”这个难点奠定了基础。这里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在引导过程中要给学生较大的主动权。

  到了二年级,主要就是100以内的笔算与口算以及乘除法的计算,此时的数学日记的计算由20以内的加减法扩大到100以内,同时还增加了乘除法。二年级可以每天增加l——2个“解决问题”的题目,还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尽管有前面一年级“日记写作”的铺垫,“解决问题”这一类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可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老师和家长多引导,学生自出题目也是可行的。引导的方式除了前文所讲的“给纯数字赋予实际意义”外,还可增加“用纯数字描绘实际生活,提炼出问题”。

  数学日记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上获得启示,思考提出生活中用乘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当天的数学日记就可以让学生提出1——2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复习巩固的实效。每天的数学日记写完后先由孩子自己检查,再由家长检查,老师一周进行一次评比,及时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肯定表扬,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鼓励,以增加学生写数字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字日记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为每天的题目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出的,相比老师硬性规定的作业来说,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要感兴趣得多。很多家长都反映写数学日记是学生回家后最喜欢做的事,这对学生到了高年级后形成自觉做作业的习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2.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每天对计算的练习和对书写规范的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书写也不断进步。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的.习惯还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创设了家校沟通的条件和氛围。学生自己出的题目,很多家长也很好奇、很感兴趣,这无疑就加强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因此而自觉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家长通过对孩子学习的及时了解,及时发现问题,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就搭建起教师、学生与家长联系沟通的桥梁,三方凝心聚力,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4.创新了师生互动的途径和形式。形式单一的训练作业,压抑了师生的创造性,而数学日记作为数学作业的一种创新形式,很受学生接受及认可。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还有利于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改进、完善,最终实现课堂高效。

数学日记 篇4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选材很关键,要有新意,视角要独特,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日记有趣的数学课,供大家参考。

  这节是数学课。王老师举起粉笔,她并未像以往一样,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着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数点,而是把语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细打量着王老师,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样朴素,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并没有哪根筋不对啊!那为何她今日却如此古怪?

  哦!原来王老师要教我们“加法交换律”:a等于一个加数b,b等于另一个加数,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这么古怪,看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得改成“大千数学,无奇不有”喽!哈哈!

  这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数学日记有趣的数学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大家及时关注!

数学日记 篇5

  我们家的墙上有个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长高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到姚明那么高?”妈妈说:“只要你天天多吃饭,不挑食,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就能长成像姚明那样的.小巨人”。

  篇四:口算

  数学中,最简单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难的,为什么说呢?就听我介绍吧。口算,要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是脱口而出的,可不能在草稿纸上等你算出来才说出来的,那样子叫计算,不叫口算。而我却不一样,一道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吗?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有12块糖,小刚要6天吃完,每天至少吃1块,一共有多少种吃法?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简便的算法,只好用枚举法一项一项的去罗列,算了好几次,每一次的答案都不一样。

  晚上,爸爸回来了,我连忙飞奔过去,拉住爸爸的'手就往书房里拽:“爸爸,这题怎么做?”爸爸看了看题目,说:“你可以用‘隔板法’来解题。”“隔板法?”爸爸见我一脸的疑惑,拿起纸和笔开始讲解:“隔板法,是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不相邻组合与追加排列的问题。12块糖的间隔是11个,6天吃完可以看作是6组,用5块板就可以分隔好,所以可以直接在11个空隙里插入5块板,没有顺序之分,即为C(11,5)(11×10×9×8×7)/(5×4×3×2×1)=462种。”

  为了验证这个“隔板法”,我又挑了一道数字相对较小的题:把6个相同的苹果放到3个不同的盘子里,每个盘子至少放1个,一共有几种放法?用“隔板法”应该理解为有5个间隔,2块板,即为C(5,2)=(5×4)/(2×1)=10种。另外,我又用了枚举法一项一项的列举,最后总和也是10种。爸爸微笑地点点头,说:“对,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固定的公式可以帮到你,从而使题目更加简便。“

  哈!这个“隔板法”太神奇了,以后没有顺序组合的题,就用它了!我又找到了一把通往数学王国的新“钥匙”!

数学日记 篇7

  星期日,妈妈让我做了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到超市买糖,正好碰到打折促销.一包糖原价6元,买第二包则半价.小明买了9包糖,一共要多少钱?买的9包糖比打折前便宜了多少钱?

  读题以后我不明白了,第二包半价是什么意思,哦,就是第一包的一半,6元的`一半是3元,那要9包呢?我左思右想,终于通过和妈妈一起画图才明白,第一包6元,第二包3元,那么第三包就又等于是第一包,又是6元,第四包等于又是第二包,是3元,以此类推下去,第五包又是6元,第六包又是3元………..爸爸叫我用两种方法算,第一种方法我看了图后会做了.5×6=30元、4×3=12元、30+12=42元,一共就是42元。第二种方法我就不知道了,爸爸说可以分组找规律,哦,我明白了,在原来的图上可以分成4组,每组两个数加起来是9元,4×9=36元,再加上第9包6元后也等于42元。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比打折前便宜多少钱就简单了,先算出原来的价钱,9包糖,每包6元,就是6×9=54元。把原价算出来就可以算出便宜多少了,54-42=12元。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脑筋转一下就行,妈妈说我不肯动脑筋,我发现的确是的,我看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想做逃兵。妈妈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只有懒孩子,没有笨孩子。”我一定记住这句话,要勤奋学习。同时通过做这道题目,我发现做题时借助一些图表,更有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容易理解题目,这也是爸爸每次给我分析题目时用的最多的方法,以后解题的过程中,我要多多借助这个好工具。有了它,数学也不是那么难了。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