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4-09-19 08:06:49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锦集七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锦集七篇

数学日记 篇1

  寒假了,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寒假过了我不就六年级下册了吗?若是连这道题都不会做,那我还是好学生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先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挺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初二:xxx

数学日记 篇2

  6月9日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6月12日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6月13日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早上,施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圆的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操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起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

  施老师让我们把量出的周长报上,再量出圆片的直径,然后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试试看。我们很快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施老师让我们打开书本,阅读第9页下面智慧老爷爷的'话: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以得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许多例子。

  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的周长。

数学日记 篇4

  我做过许多小制作,其中我最喜欢做的是一只飞鸟。

  做飞鸟的材料很简单,主要用卡纸、剪刀、胶水、彩笔这些用具。先用剪刀剪出飞鸟的身体和头,然后再剪出鸟的翅膀,再用彩笔画出鸟的.圆圆地眼睛、尖尖地嘴巴、小小地鼻子。再用胶水把翅膀粘在鸟的身上,然后再往鸟的身上挖开一个小洞,这样飞鸟就可以被随意来回拉动啦。就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飞鸟就做成啦。我非常喜欢我做得小飞鸟。

数学日记 篇5

  “怎么这么难做啊!烦死了!”我瞪大眼睛盯着数学寒假作业上的难题,脑子以光速运转着,可还是想不出答案。大吼一声,最后沮丧地趴在桌子上瞎想。妈妈叹息一声:“你啊你,就不能好好想想?总会想出答案的。”我有气无力地说:“唉,所有的数学难题都与我无缘,因为,数学就是个恶魔!妈,将来我是肯定要学文科的。”“到你上高中那一届,文理科不分。”“什么?那我不完蛋了?数学肯定‘满江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怎么能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呢?妈妈记得你一直是很自信的啊!你不笨,只是不喜欢数学,不要想把时间用在学数学上,所以一门心思扑在书上,结果每次数学考试都是九十四五分,一直没有进步,有时还会退步。可是,考大学的时候怎么办呢?你文科考得很好,甚至非常好,理科考个六七十分,总分一下就被拉下来了,那你能考上大学?将来,你进了社会,对跟数学有关的知识一窍不通,会闹出许多笑话,也会被别人嘲笑的。

  你不要老是觉得数学枯燥,不好学,你要尝试着发现学数学的.乐趣,尝试着接受它,并慢慢喜欢它。等到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现在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我承认,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可还是沉默着。妈妈静静地看着我,我仰起脸来,坚定地朝着妈妈说:“妈,我一定会努力爱上数学的!”

数学日记 篇6

  20xx—12—11日 晴

  今天我做数学作业,里面有一道题,31*49=?我忽然想起在我们数学练习册中有一种这样首邻尾补的两个数相乘求积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的那个数的十位上和数自乘的积减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用100减去较大的数的个位上的数自乘的积作为个位和十位,这道题就是用4*4—1=15,16作为千位和百位,100—9*9=19,19作为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答案就是1519,哈哈!还是速算方法好。

  20xx—12—15日 晴

  今天爸爸教我了一个首数相同尾数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时的简便算法,就是用首数乘以另一个首数加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两个尾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例如63*67=?用6*(6+1)=42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3*7=21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积就是4221。

  20xx—12—18日 晴

  今天我和爸爸做一个我们书上的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个人交替报数,只能报一或二,哪个人最后报的数和前面两个人报的数相加和是十就获得胜利,我们两个人玩了几局,发现只要第一个人先报一,就会稳稳获胜,

  以后不管第二个人报几,第一个人报出的数和第二个人报出的数相加等于三就行了。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上午两节课,我们进行了一单元的考试,开始考试发卷子的时候,有一点紧张,我看见卷子上的题目都很简单,只有最后一道题很难,我就松了一口气,因为那前面的题我都复习过了的,所以很简单。

  咚…,下课铃响了,前面的题目,我都写了,只有三道题没有写,我赶快把前面的两道题写好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我想让好久好久,都没有想到,我突然看到同桌写完那一道题,要不,看看旁边同学的.答案!我这样想着,眼睛不由自主地瞟向同桌的试卷,不行,不要看,这是抄别人的答案,也是作弊,我立刻把头转向我的试卷,我吓了一身冷汗,我差一点点就作弊了。

  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了,我的那道题还是没有写完,我又不可以抄别人的答案,也不会做,这可怎么办啊?组长已经到了我的旁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交了试卷。

  走出了教室,忽然我觉得轻松了许多,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满分,哈哈!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