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学日记范文9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妈妈考了我一道题: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问每个杏子重( )?每个荔枝重( )?我想了想对妈妈说:这道题没别的数字了吗?
妈妈说:没有.我想了半天也无从下手,没办法妈妈只好教我简单化.妈妈说:店内有10个杏子与5个梨重量相等,每个梨子比杏子重点6克,问每个杏子几克?每个梨几克?
最新的三年级数学日记简单化问题: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 30/5=6 2*6=12这时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 240/8=3 030+5=35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数学课有胡果小老师上,因为这事罕见,同学们都格外关注。
上课铃敲响,胡老师站到了讲台中央,自信的宣布:”上课!“起立的同时还伴着不少同学的窃笑声,当我们回答:”老师好!“的时候,笑声就完全放出来了。胡老师以从容大度的表情回赠我们。”好。“我们先来巩固一下昨天我们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语气从容,声音响亮不带一丝半点的羞涩。下面的同学也分外积极地回答胡老师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他的动作自然大方,没有一丝半点的忸怩,眼神锐利,没有逃避任何一个同学的注视,而是大胆迎上。周老师则坐在胡果的课座上,带着欣赏的目光望着胡果,同我们一样,举手回答胡老师的提问。这堂课时间过得好快,下课铃还未敲响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胡老师就宣布:”下课!“讲台下一阵疑惑和沉默后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周老师也满意的鼓起了掌。
胡老师在上这堂课之前,肯定做了精心准备。数学课流程清晰,巩固学过的知识,做练习教授新的知识,校队玉溪家作,回顾新授知识,井井有条。我们也记住了知识重点的大概。还有一些小瑕疵就是,板块衔接的不太自然。不过,做为第一次,还是理所当然的评委优秀,这的却当之无愧。
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数学课,效率也丝毫不减,真是好样的!
数学日记 篇3
10月5日 星期三 阴
昨天,我到一个公园玩,随后我走到公园边的停车场,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一辆红色的车子,又看了看这辆车的轮胎。我就想着轮胎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呢?
我非常想算出它的周长,可该怎样计算呢?我想起了施老师上课时说的话:“想要算出它的.周长,就必须要知道它的直径。然后再乘以圆周率,圆周率的值约等于3。14。而圆周率用π表示。”随后我又想出计算圆周长的两个计算方式:S=πdS=2πr。这样一来计算圆的周长就方便多了。我用尺子量出它的直径,直径是6分米。这样一来算式就出来了。算式:6×3。14=18。84分米。答案:这辆车的轮子的周长是18。84分米。
今天我来到了服装商场,而这服装商场正在搞促销活动,所有的商品都降价1/3,妈妈买了一套原价是150元的衣服,妈妈问我多少钱?我在纸上画线段图,施老师告诉我们:“画线段图要找到单位1的量,然后在计算。”算式:150×(1-1/3)=100元。答案:这件衣服要100元。
正如施老师所说,学好数学在生活中很重要,数学学不好你很多东西就不会。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数学日记 篇4
课前我预习了一下分数乘除法。懂得了许多知识,比如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分子乘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法需要注意的'是:1.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子和分母约。2.分数和整数相乘时,可以把分母和整数进行约分。3.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我们不仅学了分数乘法,还学了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把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得到这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上分数除法课时,老师说分数除整数最简单,然后是整数除分数,最后才是分数除分数。
而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比如说,1里面有两个1/2,有三个1/3,以此类推。
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再根据课堂上评讲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得知:(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乘的数越大,这个因数就越小;乘得越小,这个因数就越大。(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小。
这就是我学到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
数学日记 篇6
我妈妈开了文具店,今天是星期六,妈妈有事,叫我去看店
。一会,李阿姨来了,她说要“考考我”,才能告诉我买什么,
她说:“李辉买了一枝铅笔和一个练习本,一共花了6元。练习本的价钱是铅笔的两倍。铅笔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钱?”
我想了想:练习本和铅笔一共是3倍,只要用6÷3就能求出铅笔的`价格,那练习本的价格也能求出来了。
我把答案说了出来,李阿姨夸我:“能够仔细地分析题目,真不错!”
“你这里练习本每本0。6元,作文本每本0。9元,我要买10本,给你8.1元,不用找,你该给我几本练习本 ,几本作文本?”我想了想说:“先假设10本全是作文本,需要10×0.9=9元,实际付了8.1元,比假设少付了9-8.1=0.9元,实际作文本比练习本多0.9-0.6=0.3元,就可求出练习本是0.9÷0.3=3(本),作文本是10-3=7(本)。”
算出来了,李阿姨直夸我聪明,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李阿姨又买了几样文具,结帐时我还沉浸在欢乐之中,结果呢把钱算错了,我没发现,阿姨却对我说:“你呀,一夸你就得意忘形了。把该付的钱的小数点看错了,结果呢我少付15。3元。”
“对不起,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比原来的价格缩小了10倍,相差了9倍,只要15.3÷9=1.7元,由于刚才缩小了10倍,所以要1.7×10=17元。”
李阿姨又买了几个文具,就走了。
今天,李阿姨的“考考我”被我攻破了,我心想: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我要更加努力。
数学日记 篇7
前几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数学家破案抓住凶手的故事。
有一位法国天才数学家,叫格洛阿因。他去找老朋友鲁伯借宿。谁知女看门人告诉他,鲁伯两周前就已经被人杀死,财产也被人洗劫一空。
失望的数学家没有马上离开他想抓到凶手,为老朋友报仇。他发现鲁伯手里还拿着一块馅饼,就觉得这是一条线索。他的脑子飞快的思索着,突然拉住女看门人,跑到3楼的14号房间去,数学家问:这里住的是谁?女看门人说:是米赛尔。此人怎样?爱喝酒,好赌钱,不过两天前就搬走了。女看门人回答说。
这个米赛尔就是杀人凶手!数学家肯定的说。
女看门人惊奇的`说:你有什么根据?
数学家说道:鲁伯是一位极其善于思考的人。馅饼,英语叫‘pie’,而希腊语pie就是π,就是圆周率。人们一般取3.14的值,这就是米赛尔的房间号,所以,米赛尔就是杀人凶手!警方经过侦查,和数学家一起抓到了杀人凶手,报了仇。
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数学日记 篇9
今天,我和启明、邱涵、先彬玩有趣的24点游戏。
我先翻“7”,他们也接着翻牌:启明“3”,邱涵“9”,先彬“6”。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只听见邱涵大声叫到:“我想到解了,3×7=21,9-6=3,21+3=24。”我一看还真是,我们只好乖乖的把牌拿了。
“一、二、三”。我们同时把牌翻开,“4、9、8、4”。“嗯,这个有点难。”我自言自语道。过了一会儿,我兴高采烈地喊道:“嗨,这么简单!小的们,听好了,4×9=36,36-4=32,32-8=24。”说完,我得意洋洋,启明见我和邱涵都有了“战绩”,而他却没有,脸上便显露出一丝着急的神色,连声喝道:“好啦,有什么了不起的。快!开始了……”
最新的小学生数学日记玩游戏:第三轮,我们刚一拿出牌,启明就说:“我想到了!”当我们问他怎么解时,他却支支吾吾半天。原来他不会,无奈,他只好把牌手下。
“3、8、9、1”,又是一组牌。只见启明这下沉着多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牌。一会儿工夫,启明就兴奋的叫到:“瞧我的,8×9=72,72÷3=24,24×1=24”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想一只快乐的小蜜蜂。
最后一次:“9、7、10、3”起先我们看了好久,都没有解法。但是,我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觉得可能有解法:“9×7=63,63÷3=21,21和10不能组成24。哎呀,不行:10-3=7,7×7=49,49和9也不能组成24。又不行。”我不断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7×9=63,63+10=76,76÷3≈24。”虽然是近似值但也不错。我飞快地把答案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他们起先都认为不行,可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没办法,他们坳不过我,只好说行,于是游戏结束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24点游戏,让我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不断的去摸索,什么难题都难不到我们。
点评:一次有趣的24点游戏的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让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同时几次的翻牌计算过程也写得波澜起伏,风波不断,显得童趣十足。最后作者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是画龙点睛。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