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3-01-02 15:07:32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数学日记范文集锦6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数学日记范文集锦6篇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上完了第一单元,我复习了这一单元后,我复习会了:一个数即是一个数的倍数,也是一个数的因数,如:18既是9的倍数,也是54的`因数。我还更深认识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道了他们都是有关联的,关联是:他们都正整数,他们都是自然数,他们都是因数,知道了因数分三类,第一类就是质数,第二类是合数,第三类是1。还复习了倍数,我知道了2、5、3的倍得特征。特征: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就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的数,3的倍数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的数,这就是3的倍数。还会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情形):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例如:4/2+2,6/3+3,8/3+5……哥德巴赫猜想(奇数情形):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例如;2+2+5,2+2+3,2+2+7,5+3+5……

  我感到:数真奇妙。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画统计图时分四步:一、写上标题;二、画出图例;三、标出数据;四、就是把各个点连起来,但要用不同的线。

  因为是刚刚学,我总是出一些错。我先举一个例子吧!判断:折线统计图只能反映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我认为它是对的`,其实它是错的。经过我的分析,我是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认识不清。正确的是;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还能反映各种数量的大小所以这个判断提示错误的。

  学习复式统计图觉得很容易,但做起来实惠出错的,所以学习任何知识时,都要把握关键点。

  六年级: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大姨和李想姐姐来我们家。妈妈说我的.元、角、分掌握的不是太好,让李想姐姐教教我。李想姐姐给我出了几道题让我写,到最后有几道题做错了,姐姐让妈妈拿来10元、5元、20元、1元的钱,拿钱让我算,姐姐又给我讲了讲,我终于做对了,心里非常高兴。

数学日记 篇5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divide;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也就是多2元钱多买40克牙膏,照样算1元可买20克牙膏。而买150克的牙膏1元买不到20克。所以我认为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听了以后高兴的对我说:“太棒了!学好数学真有用!”

数学日记 篇6

  星期六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奶奶坐在桌子旁边聊天,妈妈摸摸我的脑袋说:“琪琪(小名),妈妈给你做个口算,你注意听好了。”我高兴的说:“好吧,你想出什么口算呀?”“现在你年龄多大?” 我立即回答:“8岁,你知道的呀,这也太简单了吧。” “还有呢,妈妈现在35岁,奶奶的年龄是你年龄的三倍加上妈妈的年龄,奶奶年龄是多少?”“你再重复一遍,我没有听清楚。” 于是妈妈又说了一遍,我听完后不停的.转着眼睛想着,奶奶多少岁呀,多少岁呀?我心里想着:“8×3=24(岁),24+35=59(岁),所以奶奶是59岁。” 我立即回答:“有了,妈妈,奶奶是59岁,对吗?”“怎么算的呀?” 我就把刚才口算的过程说了一遍.妈妈和奶奶在一旁听着,高兴的直点头,“琪琪真聪明”妈妈笑着说:“去玩会吧。”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我今后会更多的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更加努力!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04-21

数学日记04-23

数学日记精选04-10

数学的日记06-18

数学日记07-02

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日记04-24

数学的明珠小学数学日记04-11

数学日记买菜04-08

最新数学日记04-08

精妙的数学日记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