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数学日记模板合集9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日记 篇1
10月5日 星期三 阴
昨天,我到一个公园玩,随后我走到公园边的停车场,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一辆红色的车子,又看了看这辆车的轮胎。我就想着轮胎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呢?
我非常想算出它的周长,可该怎样计算呢?我想起了施老师上课时说的话:“想要算出它的周长,就必须要知道它的.直径。然后再乘以圆周率,圆周率的值约等于3。14。而圆周率用π表示。”随后我又想出计算圆周长的两个计算方式:S=πdS=2πr。这样一来计算圆的周长就方便多了。我用尺子量出它的直径,直径是6分米。这样一来算式就出来了。算式:6×3。14=18。84分米。答案:这辆车的轮子的周长是18。84分米。
今天我来到了服装商场,而这服装商场正在搞促销活动,所有的商品都降价1/3,妈妈买了一套原价是150元的衣服,妈妈问我多少钱?我在纸上画线段图,施老师告诉我们:“画线段图要找到单位1的量,然后在计算。”算式:150×(1-1/3)=100元。答案:这件衣服要100元。
正如施老师所说,学好数学在生活中很重要,数学学不好你很多东西就不会。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数学日记 篇2
5月1日,星期六,晴
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做了一道数学题,现在想起真有趣。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家住在五楼,每上一层1分钟,从一楼走到五楼,要几分钟?当时我没思考就回答:“要5分钟”,妈妈说:“再仔细想一想。”我恍然大悟,应该是4分钟。同学们,学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但一定不要马巴虎虎哦!
20xx年4月21日,星期三,天气雨
今天妈妈给我10元钱,让我自己买东西。我买了两袋威化饼干,一袋乐事薯片,卖货的爷爷告诉我:一共是6元5角钱,爷爷问我:“我还要给你找几元啊?”我很紧张,小声地说:“是不是3元5角?”爷爷得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哦,原来是对的。学数学真有趣!
20xx年5月12号,星期三,雨
今天,妈妈问我1瓶牛奶8元,面包5元,巧克力9元,一共要多少钱啊?我心里列算式:8+5+7+9=29元。妈妈夸我说:“你真聪明。”我高兴极了。
数学日记 篇3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早上,老师把数学练习册发下来,我一看,“怎么错了一题应用题?”我惊讶地说。又仔细一看,原来少写了一步换算呀。我仔细地想了一想,20400米应该等于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来是 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给老师批,老师看了说:“340×60的.得数的单位应该是米,而不是千米。”我看了看,原来是上面一个算式的单位写错了。我又改了,这才给老师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老师批两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好了。我觉得我们要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的才是好学生,所以我以前在杨市是中上等。
数学日记 篇4
12月25日星期六有雨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日记 篇5
一、巧妙包装,激发兴趣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这“苦药”毕竟难以下咽,如果给它包上一层糖衣,那效果岂不是更好!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直截了当要求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反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倒不如将它巧妙包装,以另外一种形式告诉给学生。如解决了一道难题后,教师让学生做小老师,用简短易懂的语言告诉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在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后,鼓励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母,告诉他(她)们数学课的精彩和学习后的收获;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操作、记录、体验……,然后让学生结合开展的数学实践活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等,如此种种都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数学日记,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数学日记。如在苏教版国标本第4册31页中,要求学生观察蒜头一周的生长情况。结合这一教学内容,我就在教室中设置了植物角,和学生一起种植蒜头,每天进行观察、记录。这一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学生撰写了如下日记:
惊奇的发现
你们一定要问了,是什么惊奇的发现呢?告诉你们吧,是我们班在观察了蒜叶的生长情况后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蒜叶生长速度很快。它第一天长到了3毫米,第二天长到了11毫米,第三天长到16毫米,第四天长到了30毫米,第五天长到了51毫米,第六天长到了75毫米,第七天长到了……,你们猜猜看有多少毫米?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95毫米!
我真是惊奇极了!
虽然这位学生只是以日记的形式,把几天来观察到的结果做了简单的记录,但寥寥几语,就把自己的惊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教师用巧妙的形式,揭开数学日记的“神秘面纱”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数学日记——简单、有趣、随手可得,从而对数学日记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方法指引、丰富内涵
既然是日记,就有着与“语文日记”的共通之处。一篇好的数学日记,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言通顺等方面定胜人一筹。教师在注重数学日记中“数学味”的'同时,首先要对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定期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进行交流、点评;在教室里开辟“数学小作家”专栏,展示学生优秀的数学日记,供学生学习借鉴;采取“互改数学日记”的形式,让同桌或小组的同学相互修改各自的数学日记,使数学日记趋于完善。
在注重学生文字功底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数学日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数学日记的内涵。数学日记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中的活动、想法、收获;可以写生活中的看到的一些数学现象;可以是学生展开想象撰写的数学童话;可以是记叙自己异想天开的质疑;可以写自己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过程和想法;可以是学生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小报告;甚至还可以是学生随兴即发的诗歌……。数学日记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学习了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后,我让学生以“三角形”的口吻写一篇数学日记,一学生这样写道:
三角形的自述
Hello,我是三角形家族的一员: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直角,所以,别人称我直角三角形。我爸爸是钝角三角形,他有一个角是钝角,显得有些胖;妈妈是锐角三角形,她有三个锐角,显得有些瘦!我跟妈妈长得很像,因为我也有两个锐角。不过,也不可以说我不像爸爸,因为我毕竟和他有血缘关系!
爸爸很胖,他最瘦的时候也不过91斤,最胖的时候179斤呢!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很大呀?妈妈很瘦,她最胖的时候也只有89斤,最轻的时候才不过1斤。我不胖也不瘦,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比爸爸最轻时少一斤,比妈妈最重时多一斤。
人们说画我们三角形很简单,但如果你不了解我们身上的秘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我们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边,不然就不可能组成三角形。
通过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更了解我们家族了呢?
这位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以介绍家庭成员的形式,巧妙揭示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理解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完成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过渡,数学日记丰富的内涵也显然在无声处彰显。事实证明,在老师合理、科学的方法指引下,学生是能够撰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数学日记的。
三、激励评价,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写出自己的日记后,教师要尽量寻找某一优点加以表扬,可在每一篇数学日记后写上评语,激励学生不断超越。如“你很会观察,一定能和数学成为好朋友!”、“语言流畅、思路清晰!”、“通过你的日记,老师了解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谢谢你!”“你的数学日记进步真大!”、 “想法独特、有创意。”……通过这些激励性评价,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欢乐与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孩子们更喜欢撰写数学日记。
撰写数学日记,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天空;可以让学生在文字的耕耘中尽情享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王国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而让学生爱上写数学日记,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包装、方法指导和激励评价。让我们以“数学日记”为载体,使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更多的数学烙印,真正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数学日记 篇6
放寒假了,我好开心呀!
老师说一共要放25天假。我想了想,25天真的是好多呀!我一个一个地的.数,1、2……
妈妈就问我:“宝贝,你可以五个五个地数,看看25里面有几个5?”
我快速回答:“25里面有5个5,因为我知道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
妈妈夸我真聪明!
接着,我和妈妈上楼打扫卫生,上楼梯的时候,妈妈问我:“一楼的台阶有几个?
我数了数说:“9个。”
妈妈向我提出了问题:“我们家一共有三层楼,一共有多少个台阶呢?”我冲口而出,答案是18个,因为有两个9,所以就是2×9=18。
妈妈笑了笑说:“你看!是不是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到数学呀!只要用心留意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
是呀,数学原来真是无处不在,哪里都可以学到呀,数学真有趣!
数学日记 篇7
【摘 要】 本文通过教学生如何写日记和自己朗读自己的数学日记,分析了如何去体会数学,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日记;朗读;感受
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体验数学世界,如何让学生会发现数学、用数学?所以我尝试用“数学日记”带领孩子们慢慢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一、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其实“数学”并不远
在平时布置作业时,我开始了数学日记的尝试。首先,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简单的介绍了数学日记是记什么:可以写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可以写过年的花销等等,只要写跟数学有关的就可以。我还请部分优秀同学做简单的讲解,确保大多数同学能明白数学日记是什么?学生兴趣也比较大,作业布置后,部分同学还是能认真地完成作业,所写的内容基本与数学或者数字有关。
二、阅读数学日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1数学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可以帮忙算账
赖金容同学在《买衣服、鞋子》的数学日记写到:
在数学日记中,我发现了很多学生写了关于购物的有关的日记,比如买早餐,买香蕉,去超市购物,如何使用零花钱等等。因为购物时生活中最常见、最贴近学生的事情。如果没有让他们写数学日记,与家长购物的孩子怎么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和记录这些?他们眼中多是新奇、有趣和好吃好玩的,至于价格,从来不需要他们关心,有的甚至连文具的价格都不了解!特别低年段的孩子还在父母创造的应有尽有的呵护中的生活呢!但是现在在数学日记的指引下,孩子们开始走进数学中了!
2.2数学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可以记录玩、吃
李本谋同学在《游中央首府》中这样写:今天元旦节,我们一家人去仙降的中央首府玩。
如果没有数学日记,学生就单纯地外出玩或者玩了吃了,就忘记了,现在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可以真正做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来体会数学。
2.3数学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可以解决琐事
虽然这些同学写的比较简短,有些学生甚至词不达意,有些甚至只能写三言两语,但是通过这简短的数学日记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琐碎的'事情,让学生自己体会数学也可以有血有肉, 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孩子们也变得乐于留心生活。
三、“数学日记”是师生的沟通的桥梁,我将会把它进行到底
在坚持了一个月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写日记,还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数学日记,从中体会数学的重要性。最后在批阅中,我对于每篇都会写下自己的真实评价――“是呀,时间很宝贵,希望你好好珍惜呢!”“哈哈,你真是个合格的小会计。”“你真是好设计师!”“愿你学好数学,小算盘打得更准。”“你真是优秀的导游,下次老师去你的家乡,请你做我的导游吧!”这些评语可以是我与孩子交流的桥梁,当中渗透了习惯的培养、方法的学习、情感的传递。孩子看到这样的评语,对于写数学日记兴趣大大增强,渐渐地对学数学的兴趣也大幅度提升。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啊!
我希望孩子们能坚持写数学日记,希望数学日记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新奇发现,演绎他们精彩的“数学生活”。数学日记也带领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他们的世界。接下来,我也会将数学日记进行到底的!
数学日记 篇8
大家都知道数学与生活是离不开的,比如到商店买东西都要有价钱的。
比如商价的¥和元差不多一样,还有商场和小卖店的比较,商场利润多,因为商场的标价是那么的.便宜,所以商场的人多些,别看商场价钱很低,比如是一元两角的商品,假如有十个人,那就是十二元,而小卖店的商品很贵,人就少些,如果是二元五角,小卖店那就比商场的价钱少二倍。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数学日记 篇9
今天听了一节校内常态课《三位数乘两位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开始关注算法与算理,不再是单纯地就计算道计算,不再是传授,训练,再练的呆板模式。
教师敢于利用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自然迁移过渡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敢于全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可以,他们就真的可以。
对于重难点的地方采用对比、追问、小结等细腻的手法处理,将每一步的道理说明白,将易错处提炼升华,理性分析。对情境中的乘法算式说明道理,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
当然,没有哪个人的一节课是完美的。
这节课也有几点我的思考:
第一,情境图的价值没有发挥到位。教师根据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后就丢弃了情境图,每一步的算理没有结合情境来理解,就题讲题,计算就成了机械化的.模拟。
第二,忽视了估算的意义。缺少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估算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第三,情境图中的列式应该有两个: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可让学生就两种列式选择一种计算,再对比两种方法,提炼简洁的方法,明确以后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我们通常把三位数放前面。
第四,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练习的容量不够。说的太多,练的太少。整节课学生只练了5道题,慢点的学生可能就练了2道。要调整语言和课堂的组织。
其实,三位数乘两位数即使教师不教,学生也能自己探索到计算方法,关键还是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问题。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在速度上,正确率上求提高。
对于学生出错的原因要多加理性分析,确保在方法无误的前提下,通过每天的口算训练,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