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4-07-30 20:09:05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数学日记集锦6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日记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数学日记集锦6篇

数学日记 篇1

  4月11日 星期三 雨

  我学过了克与千克后,认识了g代表克,kg代表千克。知道较轻的东西用克,较重的东西用千克。如:一角的硬币大约是一克,一袋食盐的质量大约500克,一大袋大米的质量是25千克,和我的'质量差不多,原来我称重量都用斤或公斤,学过克与千克后,也会用克与千克了,还知道一千克等于一公斤。

  今天我做数学试卷时,有一道题是看图连线,我按照画的图的大小来判断了,结果被妈妈批评了,我把西瓜的质量选择成比梨还轻。妈妈说:“做题不能看图的大小,要结合生活,在生活中你见过比西瓜还重的梨吗?”妈妈的一句话点到要害,我也知道了生活离不开数学,做数学题也要结合着生活。

数学日记 篇2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就这样我们分起了蛋糕,我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数学日记 篇3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与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日记 篇4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数学日记 篇5

  篇一:数学日记

  有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有一道题难倒了我。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汽油860升。一辆货车用了20天后还剩500升,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我把这道题读了五遍,动了一下脑筋果然做出来了。

  我是这样做的',我先用有多少油减去还乘多少升汽油,求出用了多少升油,再用多少升汽油除以这辆货车行的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就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被我做出来了。

  篇二:数学日记

  一天,我很无聊,就玩起了骰子,我希望它掷到六,掷了几次就到六了,我知到它掷到六的`可能性是1/6。

  我又拿了另外一个骰子,我希望两个骰子都掷到六,但我不知道它们都掷到六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只知道它们都掷到六只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一共有多少种可能性呢?我把它们都列出来:11,12,13,14,15,16,21……一共是36种,也就是掷到两个六有1/36的可能性。

  我又发现6*6=36。就是说,有多少种可能性都可以计算,比如,掷三个骰子,一共有6*6*6=216种可能性。掷五个骰子有6*6*6*6*6=7776种可能性。我又知道了一种可能性多少的计算方法。

  篇三:数学日记

  今天,上了一节津津有味的数学课——《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数点虽然名唤“小”数点,但跳跃起来就不得了了。一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一位、两位、三位……所得的数分别是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以此类推,一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一位、两位、三位……所得的`数分别是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请切记,小数点虽然个子比较小,但他的本领可大了,只要他伸个懒腰,动一动,要那些数变大就变大,变小就变小。

数学日记 篇6

  小明买了一包糖。小明的妈妈说,这么多糖,你要是都吃了,牙齿会坏的,不如分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小明打电话给他的同学小王、小华和小红。小华和小红都说他们准备外出,下午没办法去小明家拿糖。只有小王来到了小明家,小明很大方,随便抓了两大把往小王的口袋里塞。

  正在这时,小红打电话过来了:“小明,我妈妈说下午有可能天气不好,野餐改期了。我现在可以来你家拿糖吗?”小明心想,糟了,自己的糖还够分么,于是跟小红说:“你等等,我先算一算。”小明跟小王说:“小红一会儿也想来拿糖,干脆按照原计划,把这些糖平均分给你、小华、小红和我自己吧。小华家离你家近,一会儿他那份就请你带过去。”小王说:“没问题。可是我们怎么分呢?”

  小明说:“我们先各自数数自己有几颗糖。”小王数了数,说:“55颗。”小明说,“我有37颗。这样的话,总共就是92颗糖,我们四个人平均分,每人应该是23颗。你现在除了自己的那份,还剩余32颗,我除了自己这份,还剩余14颗。你给自己和小华各留一份,剩下的给我,我把你剩余的'和我剩余的合在一起,留给小红。”

  因为小王最不会算数,所以一头雾水地问:“我该给几颗你呢?”

  小明说:“你用23乘2,等于46,再用55减46,等于9。你应该给我9颗。”

  后来,四个小伙伴都分到了好吃的糖果。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优秀的数学日记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