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4-09-19 01:20:32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日记模板汇总10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数学日记模板汇总10篇

数学日记 篇1

  一、巧妙包装,激发兴趣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这“苦药”毕竟难以下咽,如果给它包上一层糖衣,那效果岂不是更好!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直截了当要求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反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倒不如将它巧妙包装,以另外一种形式告诉给学生。如解决了一道难题后,教师让学生做小老师,用简短易懂的语言告诉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在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后,鼓励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母,告诉他(她)们数学课的精彩和学习后的收获;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操作、记录、体验……,然后让学生结合开展的数学实践活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等,如此种种都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数学日记,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数学日记。如在苏教版国标本第4册31页中,要求学生观察蒜头一周的生长情况。结合这一教学内容,我就在教室中设置了植物角,和学生一起种植蒜头,每天进行观察、记录。这一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学生撰写了如下日记:

  惊奇的发现

  你们一定要问了,是什么惊奇的发现呢?告诉你们吧,是我们班在观察了蒜叶的生长情况后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蒜叶生长速度很快。它第一天长到了3毫米,第二天长到了11毫米,第三天长到16毫米,第四天长到了30毫米,第五天长到了51毫米,第六天长到了75毫米,第七天长到了……,你们猜猜看有多少毫米?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95毫米!

  我真是惊奇极了!

  虽然这位学生只是以日记的形式,把几天来观察到的结果做了简单的记录,但寥寥几语,就把自己的惊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教师用巧妙的形式,揭开数学日记的“神秘面纱”后,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这就是数学日记——简单、有趣、随手可得,从而对数学日记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方法指引、丰富内涵

  既然是日记,就有着与“语文日记”的共通之处。一篇好的数学日记,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言通顺等方面定胜人一筹。教师在注重数学日记中“数学味”的同时,首先要对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定期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进行交流、点评;在教室里开辟“数学小作家”专栏,展示学生优秀的数学日记,供学生学习借鉴;采取“互改数学日记”的形式,让同桌或小组的同学相互修改各自的数学日记,使数学日记趋于完善。

  在注重学生文字功底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数学日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数学日记的内涵。数学日记可以写自己在学习中的活动、想法、收获;可以写生活中的看到的一些数学现象;可以是学生展开想象撰写的数学童话;可以是记叙自己异想天开的质疑;可以写自己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过程和想法;可以是学生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小报告;甚至还可以是学生随兴即发的诗歌……。数学日记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学习了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后,我让学生以“三角形”的口吻写一篇数学日记,一学生这样写道:

  三角形的自述

  Hello,我是三角形家族的一员: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直角,所以,别人称我直角三角形。我爸爸是钝角三角形,他有一个角是钝角,显得有些胖;妈妈是锐角三角形,她有三个锐角,显得有些瘦!我跟妈妈长得很像,因为我也有两个锐角。不过,也不可以说我不像爸爸,因为我毕竟和他有血缘关系!

  爸爸很胖,他最瘦的时候也不过91斤,最胖的时候179斤呢!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很大呀?妈妈很瘦,她最胖的时候也只有89斤,最轻的时候才不过1斤。我不胖也不瘦,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比爸爸最轻时少一斤,比妈妈最重时多一斤。

  人们说画我们三角形很简单,但如果你不了解我们身上的秘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我们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边,不然就不可能组成三角形。

  通过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更了解我们家族了呢?

  这位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以介绍家庭成员的形式,巧妙揭示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理解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完成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过渡,数学日记丰富的内涵也显然在无声处彰显。事实证明,在老师合理、科学的方法指引下,学生是能够撰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数学日记的。

  三、激励评价,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写出自己的日记后,教师要尽量寻找某一优点加以表扬,可在每一篇数学日记后写上评语,激励学生不断超越。如“你很会观察,一定能和数学成为好朋友!”、“语言流畅、思路清晰!”、“通过你的日记,老师了解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谢谢你!”“你的数学日记进步真大!”、 “想法独特、有创意。”……通过这些激励性评价,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欢乐与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孩子们更喜欢撰写数学日记。

  撰写数学日记,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天空;可以让学生在文字的耕耘中尽情享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王国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而让学生爱上写数学日记,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包装、方法指导和激励评价。让我们以“数学日记”为载体,使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更多的数学烙印,真正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数学日记 篇2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日记 篇3

  上课了,王老师快步走进教室,告诉我们要选几个同学参加一次劳动。我心想:可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于是,我把手举得高过头顶,老师居然真的选上了我,这让我喜出望外。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班里年龄最小、个子最低,劳动中一直是照顾对象呢。

  干什么活儿呢?是扫地、擦玻璃、还是……唉呀!猜不中的,听从老师吩咐吧。我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大门口两侧的“卫士”——柳树下,原来王老师是让我们用白灰美化大门口两侧的几棵柳树。

  我们仔细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只见老师把一些白灰放在盆里,再倒入半盆水,并用一个小棍搅了搅。然后,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两棵,剩下的由我们来美化。“嘿,这还不简单!”看了老师的示范,我心里暗暗地想。

  说干就干,我们照着老师的样子,把“笤帚”当刷子,蘸了一下白灰水,从树干红漆标记处开始,沿着树干向下刷。可我的“刷子”老不听话,你让它向左,它偏向右,老是摇摇晃晃的,我的身上很快被溅了好多白点儿。这时,我才意识到任务的“艰巨”(不简单)!开始,我们刷得特别有劲儿,个个汗流浃背,可是刷了一会儿,我们就累得不想动了,个个无精打采。我想到老师平时常教导我们: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便鼓励同伴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大家又提起精神,刷了起来……我抬头瞅了一眼李明,哈哈,我不禁笑出声来,李明已经成了“白头翁”了。他也抬头看了看我,说我的脸上也已经黄白相间了。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日记《难忘的一次劳动》:劳动结束了,我们的脸上、衣服、裤子上沾满了小白点儿,个个成了戏剧里的“小丑”。再看看个个“卫士”,正穿着我们送她的'洁白的裙子,洋洋得意呢。“啊,今天可累坏了!”我情不自禁地说。他们回话:“是呀,衣服这么脏了,又该挨妈妈批评了。”这时,王老师走来了,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高兴地竖起大拇指:“你们可真能干!”我们甭提有多自豪了。

  这次劳动令我难忘,因为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柳树的健康,同时美化了校园的环境。

数学日记 篇4

  我家养了两只小鸡,一只叫闹闹,一只叫安安。闹闹吃米时一口吃三粒,安安吃米时,一口吃一粒,小鸡点一下头吃一口。恰好,等它们吃完了每只小鸡都点了156下头,我要算一算妈妈给小鸡乘了多少米。

  我笔算了一下:闹闹156x3=468(粒),安安156粒。共468+156=624粒。我家的宠物不仅有小鸡还有一只小龟,名叫片克。一次我仔细地观察了片克,给自己出了一道数学题:片克两天吃肉50克,喝水半天0.5毫升,在我家待了一年,三个月长一毫米。问片克在我家吃喝共多少?共长了多少毫米?我算了一下:吃饭:50/2=25(克),365x25=9125(克),喝水0.5x2=1ml365x1=365ml.一年小龟长12/3=4毫米。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和妈妈去买圣诞用品。我一看到圣诞气球,就忍不住的要上前去摸,妈妈上前拦住,说:“你知道99999个15元的气球,要多少钱吗?”“我知道,是14999985元。”我兴奋的拿出计算器。“那你用计算器来算算我们买1袋气球要几元?(1袋有54个,每个0。5元)”“太简单了!”我在计算器上列出54×0。5=27(元),看哪,等于27元,我眉飞色舞地说。妈妈又问那5袋呢?“我边口算边说:”等于135元啦!“

  妈妈不服气,说:”135×5。58等于多少。“我按出积,一看是753。3。妈妈又说:”再买些可乐、雪碧、橙汁。“”好!“于是,妈妈又问出最后一题:可乐、橙汁共32元;雪碧、橙汁共37元;橙汁的钱和我的`年龄一样多。我的年龄是11岁,所以橙汁11元,可乐32——11=21(元),雪碧37——11=26(元)。

  ”太好了!“终于买完东西了。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报啦游泳班、乒乓球班和夏令营。

  我们先去取啦钱,第一次取啦3000元。第二次取啦20xx元,第三次取啦20xx元问:一共取啦多少钱?3000+20xx+2000=7000(元)答:一共取啦7000元(条件、关系)。

  我们先去啦游泳馆,我们先找到训练负责人,我们报啦游泳班,花啦530元。问:还剩多少钱?7000-530=6470(元)答:还剩6470元(条件、关系)

  报夏令营花啦20xx元,问:还剩多少钱?6470-20xx=3470(元)答:还剩3470元(条件、关系)。

  报乒乓球训练班花啦450元,问:还剩多少钱?3470-450=3020(元)答:还剩3020元(条件、关系)。

  生活费也要算上,问:还剩多少钱?3020-3020=0(元)答:还剩0元(条件、关系)。

  取得7000元就这样花完啦啊呜呜呜呜。

数学日记 篇7

  三下乡是每个大学生都值得去拥有的一份经历,这个夏天,我拥有了它。在大家眼里,所谓三下乡,也就是去支教,在我看来,也不例外,虽然我身处调研组,但是,总觉得如果三下乡只是出去调研,那未免有点儿单调,而且支教是一次相当不错的锻炼机会,因此,我选择加入支教组,当一名数学小老师,体验一下不同的角色。

  那天,是我第一次给你们上数学课,有些忐忑,但充满期待,想把自己对数学的这份热情传给你,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回馈社会,走上讲台,看着你们稚嫩的脸庞,看着你们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突然就不那么紧张了。你们的一声声的呼唤 “老师,老师,您好呀”,内心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踊跃上台解答问题,是对我上数学课的最好答复,当然,由于低年级小朋友人数比较多,有点儿调皮捣蛋,有点难hold住,但是下课铃声响后,孩子们的话语“哇,微微姐姐,微微一笑很倾城哦。” “微微姐姐,这朵花很好看哦,送给你哦!” “真的吗?哈哈!,谢谢啊!”让我体会到了教书这个职业的神圣,让我想起小时候,想和他人分享喜欢的东西;长大了,喜欢的东西就要拥有。这一份发自内心的纯粹,是我们无论多老都要珍存的东西,愿我们半生归来,童颜不变。

  真的很幸运,遇见这群小鬼,让我有勇气站在讲台上,做我自己,同时也期待下一次数学课与你们的相遇。

数学日记 篇8

  今天,我的妈妈考了我一道题: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问每个杏子重()?每个荔枝重()?我想了想对我的妈妈说:这道题没别的数字了吗?

  我的`妈妈说:没有.我想了半天也无从下手,没办法我的妈妈只好教我简单化.我的妈妈说:店内有10个杏子与5个梨重量相等,每个梨子比杏子重点6克,问每个杏子几克?每个梨几克?

  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30/5=62*6=12这时我的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240/8=3030+5=35我的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数学日记 篇9

  开始上一年级了,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经常玩*牌凑10的游戏,我很喜欢。每次在准确拿到两张牌的时候我都很开心,有时一着急也会拿错,没关系,有输就有赢,下次不再算错就行了。

  爸爸妈妈说,这不只是游戏,还是在学习,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简单,这么有趣。

数学日记 篇10

  10月11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认识了角,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我们教室的'黑板、窗户、门上有角,以及我们戴的红领巾上也有角。老师还用铅笔和我们一起做动作表示角,可有趣儿了。

  回到家,我告诉妈妈今天我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也知道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怎么区分了。妈妈微笑的看着我,让我找找家里都有哪些物品有角,我发现电视机、冰箱、衣橱、相框、书桌以及地上铺的瓷砖也都有角。

  生活中的角可真是多呀!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1-07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

数学小日记_日记大全05-20

趣味数学日记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