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日记锦集6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日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日记 篇1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评点:从小就具有环境意识,具有环境保护的精神是新一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你能利用数学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是太有说服力了。)
小学数学日记 篇2
这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道奥数题,上面是这样写的:此刻有一包七两的种子和一包半两的种子,在天平上称(不用砝码)只称两次就把种子分成4.5两和3两这两份,怎样分?
我是这样算的:先把7两的'种子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份是3.5两,就已经称一次了。再把一包半两的种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把一份3.5两中取出0.5两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又称了一次,把天平上的两个0.5放在一个3.5两里,就有了3两和4.5两。
小学数学日记 篇3
课本67页有一道课外实践题,要求用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写出周长和面积,并比较出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周长嘛,当然都是24厘米啦。面积就要一个个去算了。长方形面积:24÷2=12(厘米)。12厘米可以拆成1厘米和11厘米,2厘米和10厘米,3厘米和9厘米……就取5厘米和7厘米好啦。5×7=35(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只能用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就算出面积了。圆形面积:好麻烦,用3.14×(24÷3.14÷2)?≈45.86(平方厘米)。最后比较一下:35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45.86平方厘米。圆形的面积最大。
正因为用同样的材料,圆形的面积最大,所以,圆形的东西被人们广泛使用。
星期四时,我们考了一次试,我考的很不理想,大多数错的'是填空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题,听到这样的成绩 ,我很伤心,特想哭。家长肯定批我,一想到这,鼻子又一酸。
回到家,我喃喃地说:"这次考试成绩考的不好。"本来还以为会挨批呢,没想到妈妈却鼓励了我。听到妈妈的鼓励,我一定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
妈妈期中考试中我一定加油!
小学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铅笔,数的方法很多,有两枝两枝的`数,2、4、6、8、10……,有五枝五枝的数,5、10、15……,还可以十枝十枝的数,10、20、30、40……,爸爸考我说:你喜欢怎样数呢?我不假思索的回答,10个10个的,又快又准确。爸爸也赞同我的意见。
小学数学日记 篇5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
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
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
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小学数学日记 篇6
在悠久的数学,曾经出现过许多数学神童。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数学界中的焦点人物。他们为研究数学知识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国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研究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你听说过“歌德巴赫猜想”吗?它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地位,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人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20世纪国际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们都是数学界中的皎皎者,正因为有了他(她)们的奉献,才更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热爱。相信我们凭着对数学的热爱,也能搬动数学上的大山,也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立大志,树理想,勤奋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