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数学日记模板10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日记 篇1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日记 篇2
星期天早上一起床,妈妈就告诉我今天约了可可妹妹一起去蹦床公园。
我问妈妈:妈妈我们约的是几点啊?
妈妈告诉我是10点。
现在是6点,6点到7点是一个小时,7点到8点是一个小时……我数了数一共是4个小时。妈妈是不是还有四个小时啊?也就是10-6=4(小时)对不对?
妈妈说对,那你知道如果约的是10点半,还有多少小时吗?
10点我知道,“半”我还真有点不懂,妈妈就和我解释,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半就是30分钟啊。我点点说,如果是10点半见面,那就是4个小时又半个小时,也就是4小时30分钟啊。
妈妈见我又做出来了,说我出个难题考考你:你算算如果我们约10点55分见面, 还有多久?
这个也难不住我妈妈,6点到10点是四个小时,再加上55分钟,一共是4小时55分钟。而且我还想出另一个好办法,6点到11点是五个小时,一个小时是60分钟,所以10点55分比11点早5分钟,所以就是五小时少5分钟,就是4小时55分钟,对吗?
对极了妈妈说。
数学日记 篇3
叮铃铃,叮铃铃……我像往常一样进入了教室,“今天数学考试!”许多人都紧张起来,然而我却无动于衷。
考卷发了下来,我漫不经心地看着试题。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试题出奇的难。而且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来做。我的心一紧。糟糕!这时,一股难闻的油墨味更加扰乱了我的心情,使我更加糊涂了。不过还好,几经波折,总算也做出了几道题。但好事并未持续多久,不一会,我便遇到了难题,虽然如果我静下心来做,肯定能做出来,况且试题也不是很多。
但是,由于这次考试题目平均难度普遍偏高,时间又很短,我只能选择暂且跳过它,做其他题目。可是,尽管我用尽全力,还是在在做倒数第三题时下课了。老师给我们延长了考试时间,可是倒数第二题太难了,我只能做想多比较简单的作图题,做完后,上课铃声准时打响。许多人也只得被迫交上了考卷。
又到了报成绩的时刻了,往常的这时,我总会兴高采烈,但是这次听说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及格,我也紧张了起来。结果,正如我预想的那样,我是71分。绝望、悲伤涌上了我的'心头。
这次考试告诉了我,不能再骄傲了,数学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基本学科了,我们基本知识都学完了后,现在是真正的几何知识。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快速掌握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妈妈特地把我从楼上叫下来,对我说:“来!好好欣赏一下我们家的新房子!”我仰起头,一座崭新高耸的大楼就在眼前。妈妈又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尺子,说:“好想知道这幢楼有多高呀,现在给你一把尺子,你去把这幢楼的'高度测出来吧!”我一愣,不是开玩笑吧?一把短短的尺子怎么可能测出一幢二十层大楼的高度呢?但我可不想被妈妈看扁,一定有办法!我看着徐徐上升的电梯,哦!对了!再高的楼也可以走楼梯上去,我只要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再数出这幢楼一共有多少个台阶,最后把这两个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出这幢楼的高度了!我赶紧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还表扬了我呢!
我们说干就干,我们测出了一个台阶的高度是16.7厘米,我又从一楼爬到二楼有36个台阶,从二楼爬到三楼有18个台阶,从三楼爬到四楼有18个台阶,从四楼爬到五楼也是18个台阶。妈妈问:“还要继续往上爬吗?”我说:“不爬了!接下来每一层肯定都是18个台阶,用乘法算一下就可以了!”妈妈又问:“那为什么一楼36个台阶呢?”哈哈!这可难不倒我,我早就注意到了,一楼是店面,本身就特别高啊!
回到家,我们一起算出这幢大楼一共有台阶18x19+36=378个,然后
16.7x378=6312.6厘米,也就是约等于63米。原来一把小小的尺子真的能测出一幢大楼的高度呀!
数学日记 篇5
最近经常下雨,我发现我的雨伞好像坏了,总是漏雨,搞的我的衣服和书包总是湿湿的,我回家对妈妈抱怨的说:“妈妈,我的雨伞破了,总是漏雨,把我的衣服都搞湿啦!”妈妈拿起我的小雨伞仔细的看了看说:“没有破的地方啊?怎么会漏呢?”妈妈抬头看了看我,忽然发现我最近好像又长个子了,她拿起尺子给我量一量身高,惊喜的说:“你现在又长高了,有142厘米了!这把伞可是你幼儿园的时候用的小伞,现在你这么高了,这个伞面一定不够了,所以你打伞的时候,才会感觉好像漏雨!”我高兴的说:“我都有1米42啦,怪不得我总是觉的哪里不对劲呢!”
星期天,终于不下雨了,我准备和妈妈一起去买一把适合我的伞,我在家里用尺子量了下我的小伞,它的单面的长度是50厘米,那要是打开的话就是50+50=100厘米,也就是1米的.长度。我带着尺子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城隍庙,我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漂亮的伞,我跳了一把白雪公主的伞,我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唉!这把伞和我家里的那把伞一样大,这可不行,我又挑了挑,终于找到了一把长度60厘米,打开就60+60=120厘米,也就是1米20的长度,我估计这个伞肯定可以合适我用了!
我非常的喜欢新买的伞,也很开心,我又长高了!
数学日记 篇6
本学期接了七年级,我发现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数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上多久,有的学生兴趣就慢慢消失。究其原因:应该是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形象思维占主导,而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占主导。因此七年级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了解到学生写“数学日记”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本班试了一试。数学日记有着独特的作用,值得让学生去写,去思考,去创造。以下谈一谈本学期自己在学生写数学日记上的体会和做法。
一、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反思中往往也伴有概括、比较、推理、驳证等思维形式。有了数学日记之后,便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余利用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回忆:本节课我学了些什么,我是怎样学会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还想了解哪些知识等等。“数学日记”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就会对数学及教师产生情感倾向,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学生经过“数学日记”反思自己在每一天、每一周的数学学习情况与成长历程,可以从中捕捉自己不断战胜困难,解决一道一道数学难题的瞬间体验,享受帮助其他同学突破难关的愉悦,在这些被记录了的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中,学生的信心一点点地增强了,并由衷地发出激励自己的自我评价:我真棒!这无疑将成为学生不断争取进步的动力。交流“数学日记”,评价学习心得,促进自己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开始,七年级有的学生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起写到下课,样样都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写得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写“数学日记”:
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有一点就写一点,有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就可以了,不要乱写一通。
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好象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讲究写作格式和要求,非常随便。
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能用一句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能用一段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段话,不必用华丽的词句来修饰,不必罗嗦,别使老师看了不知所云。
4.有内容就写,不必天天写。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时,有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就写,没有就不写,不强求一律。
三、批改“数学日记”
1.认真对待学生写来的每则“数学日记”,及时批阅,逐个点评。我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一定做到有问必答,有的面对面的回答,有的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我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2.注重交流,加强鼓励。我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有创意的都加以表扬鼓励,并每周在课堂上宣读,相互交流。对写得不够好的就加以指导。
数学日记 篇7
2月1日是爸爸的生日,我和妈妈都忘了,所以这天来补。
晚上,我和妈妈一齐去蛋糕店订蛋糕。我选了一个大蛋糕,要50元钱。妈妈又想到蛋糕要在半个小时之后才能做好,所以又买了3杯小蛋糕给爸爸、我和王姐姐。每杯2元,总共要56元。妈妈要阿姨便宜点,就只花了55元。妈妈又看到橱窗里只留下最后一杯了,妈妈说:“我们经常在你家订蛋糕,干脆把那杯也送给我们吧!”阿姨同意了。就这样,我们就有了4杯,相当于每杯只花了1元2角5分。这些都是我自愿用压岁钱为爸爸买的。
订好了蛋糕,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到姑姑家吃晚饭了,爷爷奶奶还在那里等着呢!
数学日记 篇8
20xx年x月3号星期五 柞水 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共五个人去了柞水溶洞。早上8点半出门,10点15分到达,用时1小时45分。柞水溶洞距离我家140公里,路上我们经过了全程18公里的秦岭终南山隧道,中间还有2个绿化带,将整个隧道分成了3段,每段6公里。 我们到了柞水溶洞,几千万条石柱立在我们面前。2亿年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后来形成了大山,水从石柱上一滴滴的'流,石柱也一点点的长,千百年过去了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石柱。我们还发现了地穴蜘蛛,在外表上看,地穴蜘蛛颜色很淡,这是因为它长时间生活在地穴了,不见光。我们从柞水溶洞的天洞进,从佛爷洞出来,整个溶洞大约有25000平方米,有200多个我们家这么大。我们去吃饭,豆腐18、糍粑28、醋粉4、玉米饼2、柞水小炒18、腊肉42、总共用了112元。生活中的数学实在太多了,他们很重要。
数学日记 篇9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跟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跟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数学日记 篇10
今天,母亲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很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单数。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数学的日记07-02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数学日记01-07
数学日记09-23
数学的日记10-09
数学的日记06-19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日记06-02
数学日记_日记大全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