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数学日记模板锦集九篇
一天即将完结,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母亲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非常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数都是单数。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句话:“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星期一的菜谱是一个荤菜肉丸子,两个素菜分别是白菜和冬瓜。”老师问同学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我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种是:肉丸子配白菜,第二种是肉丸子配冬瓜。老师夸奖我,我心想这么简单的内容难不住我的.,还暗暗自喜。这时,老师又板书星期五的菜谱,荤菜有肉丸子和虾,素菜有白菜,豆腐、冬瓜,怎样搭配?我们搭配了很多种,老师要求我们搭配时不重复,不漏掉。我这时才意识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骄傲。这节课我们很开心。
数学日记 篇3
分数乘法有这样两种概念。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还知道一些有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归纳概括以及良好的分析、思考、质疑的能力。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以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为基础进行的。而推导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需要从同分母分数加法入手,因此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也是基础。另外,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所以,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以及约分也是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比较紧密,可以使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复习时,可以出一些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来做。同时,也要归纳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就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也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之后,通过两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那我们就来说一说算式的理解;算式的意义其实很容易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有了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做基础,再学习例题分数乘以分数时我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了。在此基础上,我就可以试着自己归纳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中午,妈妈叫我了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可能性。 妈妈说:“两个队打篮球,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公平吗?”我说:“我不知道。”妈妈说:“当然公平了,因为几率都是50%对50%呀!” 接着,妈妈又问道:“桌子上摆着两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A和红桃A,小李和小军分别摸一张,谁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大?”我不假思索的说:“因为只有两张扑克牌,所以,可能性是50%对50%,因此,他们俩摸到的'几率是一样的。”妈妈高兴的夸奖我说:“孩子,你真厉害呀!” 然后,妈妈又问道:“口袋里有5个白球和六个黑球(它们的形状、大小相同)。任意摸一个,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我思索了一小会,说:“因为一个是5,一个是6,几率就是50%对60%,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妈妈一听,又高兴的说:“孩子,你学的还真快呀!” 最后,妈妈问我:“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抛出三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6分之1的可能性。”妈妈又一次夸奖我:“孩子,妈妈不会的题你都会了,你太厉害了。!”
数学日记 篇5
学习“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简单了。
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在玩牧场的时候,我看见小精灵的.牧场的奶牛和兔子是生产期,可以生产牛奶和小兔崽,可是她的动物是饥饿状态,要添加牧草才能生产,我毫不犹豫地帮他添加了31棵牧草,牧草每棵6个金币,31*6=186(金币),共花了186金币。然后我帮小精灵的奶牛和兔子都抓去生产,共收获了3桶牛奶和4只小兔崽,每桶牛奶可以卖55个金币,每只小兔崽可以卖39个金币,牛奶收获了3桶,55*3=165(金币),小兔崽收获了4只,39*4=156(金币),165+156=321(金币),一共收获了321金币,321-186=135(金币),除了添加牧草花去的金币,赚了135个金币呢!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爸爸买了40个苹果,我开心极了。
刚到家,我就想吃。
“别急,先考考你再吃,”爸爸说。
我说:“那你就考我吧。”
第一题
“一天吃10个苹果,三天吃多少个?”
我说:“3×10=30(个),答三天吃了30个苹果。
“对了”,爸爸说。
第二题
“前三天平均每天吃5个,要在4天内吃完,请问第四天需要吃多少个?”
我说:“3×5=15(个) 45-15=25(个)
答:四天要吃25个苹果。”
“Good”。
第三题
“我们两个人每天各吃5个,几天以后就可以吃完?”
我说:“2×5=10(个) 40÷10=4(天)
答:4天以后就可以全部吃完。”
“太棒了”。
爸爸说:“可以吃了。”
我吃着苹果,高兴的笑了。
数学日记 篇8
一天,小明要去交电费,突然发现电力公司为了鼓励节约用电,修改了以前收费的方法,变成了: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对数学一窍不通啊!没办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电共121千瓦时,该如何算呢?这时,小明的妹妹小红回来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脸的,就问他怎么了……终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红决定帮帮这个“数学白痴”。她坐下来,耐心地为小明讲解:“我们家一个月用电超过了100千瓦时,121-100=21(千瓦时)21×0.6=12.6(元)超过的`千瓦时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点六元就等于六十四点六元了,多简单啊!你想到哪去了!”“喔,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有多复杂呢!”小明恍然大悟。
最后,小明终于顺利地把电费给交了。当他看到有人在电力公司门口焦急地计算自己该交多少钱时,小明就热心地跑过去,指导他怎样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别人的感觉不懒啊!看来以后我得“改头换面”,重新学数学啦!
数学日记 篇9
一天,在上奥数兴趣班时,我打开书预习要学的内容,原来今天学第十四讲:配对求和呀!听老师说:“配对求和也叫高斯求和,因为这种求和方法是数学家高斯最早发现的”。
当我看到例题3的时候,被这道题难住了。题目是:“有一堆木材叠堆在一起,一共是20层,第一层有12根,第二层有13根,……,下面每层比上层多一根,这堆木材共有多少根?”我拿起铅笔,在草稿本上左画一个图,右画一个图,也没有做出这道题。上课时,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一个这样的公式呢?我想了很久,也找不出答案,于是我就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说:“你可以结合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想。”根据老师的提示,我在本子上画了图并进行演算,结果画出了下面这个图,
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和就是长方形的长,梯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一个梯形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个公式。因为这堆木材成了梯形的形式,所以可以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它的根数,于是我很快就求出下底的长度(即下底有多少根)12+20-1=31(根),随后算出梯形的面积,也就是这堆木材的总根数,(12+31)×20÷2=430(根)。我看了一下思路导航,“YES!这道题我算对了!耶!”我兴奋地说。
做完了这道题,老师说:“同学们,这种题类似于求梯形面积,你们以后会在五年级学到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现在才三年级就已经学过一道五年级的算术题,还知道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来历,并且懂得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学数学数学日记04-07
【经典】数学的日记10-24
数学的日记07-02
数学日记精选11-11
数学的日记10-09
数学日记01-07
数学日记09-23
数学的日记06-19
数学日记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