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日记合集十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践日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践日记 篇1
7月15日上午,义乌市皖松小学出现了别开生面的一幕,星期天的早晨竟然热闹非凡,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欢笑声,走进房间一看,满桌的饺皮、肉馅,饱满的饺子摆了一排又一排。义乌爱心公社联合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义乌“燃梦创想”实践队、浙江工商大学实践队等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织了欢乐暑假爱心夏令营活动,为外来建设者子女包饺子送爱心。
一大早实践队员们便赶到了学校,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包饺子的活儿,晶莹可爱的小饺子不一会儿便铺了一桌。“虽然对于包饺子没有经验,手法也不熟练,但因为是在帮助别人,所以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实践队员郑方圆说。
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两小时就包出了一万四千多个饺子,午饭时每一个孩子都吃上了香喷喷的饺子,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义乌爱心公社人员介绍,皖松小学的孩子们的`家庭都不宽裕,父母平时忙于生计,这样一顿丰盛的饺子宴其实有些奢侈。
有的小班的孩子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争先恐后地添饺子,队员们感到很欣慰,却又有些担心孩子们的胃吃不消。“惊讶之余,更多的则是心酸。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怀。”负责为孩子们添饺子的林艳艳这样说。
“热心帮忙的人真的很多,大概有百来个。”实践队员吴雪倩感叹道,“还有很多义工带来的小孩也加入了帮忙,我想爱心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的吧。”
实践日记 篇2
4月8日星期一晴
到基地的第一天
车窗外群山环绕,一个个美丽的景色在我的目光中一闪就过去了,只留下一串长长的影子。山与山紧密相连,不时会出现一些依山而建的小平房,在山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喂!你发什么呆呀!”,同学们的说话声把我从窗外秀丽的景色中拉回了现实,此刻我才意识到我和同学们正坐着大巴车前往综合实验基地——一个令大家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地方。
“轰轰”,大巴车下了坡,驶入了一个村庄,拐了几个弯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同学们欢呼雀跃地下了车,指导老师带领着我们几个小组在操场上等候指挥。
“嘿呦!嘿呦!”本以为到这里再也不用爬楼了,给自己的腿放个放假,但事与愿违,全体男生都要提着自己那如万吨巨轮般的拉包去四楼住宿。故装男人气概的我们使出所有的力气向自己的宿舍冲去,来到宿舍门口放下包,如释重负的喘气声在走廊中回荡······
哨声忽然响起,大家连忙从床上一跃而起,来不及整理床铺便慌忙打开门,来到走廊上集合。走廊里声音嘈杂,“哎呀!我的扣子掉了,大家帮我找呀!”“我的衣服上的拉链拉不上去了”“天哪!我的水杯盖怎么拧不紧了?”······一阵阵惊慌失措的.求救声混在了一起,简直是一场乱起八糟的音乐会。
我们是中午到的,马上要吃这里的第一顿午饭了。饭菜很丰盛,饥肠辘辘的我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风卷残云般地吃着,像一匹饿狼正在吞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捕捉到的鲜美猎物。
饭后,我们上了来到这里的第一堂课——陶艺。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了陶艺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并像我们介绍了几种著名的陶器,如“唐三彩”等。这堂课最重要的事是亲自做陶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利用泥板制作一个个精美的陶杯。没多久,一个个巧夺天工的作品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夜晚在不经意间到来了,我躺在床上,用被子包裹住全身,兴奋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耳旁充满了大家的窃窃私语。突然,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来,现在,他们在干什么呢······
实践日记 篇3
你们听说过鲁班工坊吗?据说它是做手工的第二课堂基地。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下城区少年宫的鲁班工坊,成为一名小鲁班。
走进工坊,我就被桌上琳琅满目的工具给吸引住了。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较钻床和锯床。往后看是一排排各种各样的.作品,如:大象笔筒,木刻,恐龙等等让我眼花缭乱。不知道我等一下能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动手时间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片木片,要求我们用这片木片做一个笔筒,样式不限。也给我们做了示范。看完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了。我先开始在木片上画草图,我准备做老师示范的大象笔筒,画好了大象,我走到钻床面前开始打洞,第一次开打没压紧,木片随着钻头飞了起来,在空中乱窜,吓得我立刻关闭电源。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把手压紧了,钻床在木板上不停地震动,没多久,木板上的小孔钻好了,非常的圆润,光滑,真不错。锯木片时,我一手紧紧的按住木片,一手把木片小心翼翼地往前推,但是过于直线,没有锯出大象背的椭圆形,第一次宣告失败。这时,离下课时间只有半小时了,怎么办呢?我又问老师要了一片木片,把椭圆形改成了长方形,这样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没多久,我据出来五片光滑的小木片,为了美观,我又在其中两片木片上刻上了旗帜图案,最后我用百得胶细心的把五片木片粘贴在一起,啊,小个子笔筒做成形了。虽然没有后面展示出来的美观,但确实自己亲手做的。我觉得还不错。在最后的作品评比中我获得了全班第二名。
这次鲁班工坊的活动真有意义,下次我还想来。
实践日记 篇4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全长2700余公里。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获取知识并不需要只在学校、教室里才可以。其实,在外面也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实践日记 篇5
今天是七月十八号,想着三下乡活动快结束了,心里莫名地有些伤感,我想我是真的喜欢上这里了。
因为这里有很多团结合作的小伙伴,大家在一起生活,这些东西回到学校之后就很难再能寻找得到了,还有,离开之后,恐怕也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些可爱的小学生了。
时间一步步地逼近,让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真的到了离别那天,我们这些队员会怎么样?学生们又会怎么样?不过我们一定会让学生开心地过完那一天的。今天我们班在第三课堂之后玩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们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所以他们都很乐意参加这个游戏,但是在游戏过程中一位学生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位学生的嘴,原本我以为他们会再冲动地打上一架,所以我们两位老师急忙上去劝架,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双方都很平静,碰人的那位学生表现得很愧疚,受伤的学生在我们的劝导下回了家,这件事情虽然很不愉快,但令我们欣慰的是他们已经渐渐褪去刚来时的冲动,他们也听进了我们两位老师的话,在这件事情中我们也明白了如果老师照顾学生的感受,并及时地给他们送上温暖,某个学生就算是有多不高兴的事,他也会觉得无所谓了。所以我想在这里呼吁一下当今的老师们能兼顾每位学生的感受,这个小小的见解是我从这次支教中得来的。还有就是在玩老鹰抓小鸡时学生们都很活跃,我们为了让他们更能好好玩耍,所以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开始了尽情不顾形象的玩耍,就连平时比较害羞的女生都变得很活泼,他们那些一张张笑脸,也许就是我们来到这里最好的礼物。
希望时间慢点走,让我们能传授这些学生更多的知识,给他们讲解更多的做人道理。不说了,再说只会越来越舍不得了。
实践日记 篇6
3月10日 星期一 晴
下午上完九年级一节思品课后,我同柳校长、姜主任一起驱车前往我镇最偏远的柳簸小学进行教育实践活动调研。走之前我问姜主任是否给柳簸小学洪校长打了电话,姜说没有,我们这次去调研一是按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去基层,征求基层教职工对们教育总支和总支成员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去检查一下学校平时的日常工作和中心学校安排工作的落实情况。
柳簸小学坐落在后坪镇东南4公里的地方,现有教师3名,学生12名,一年级一个班,二、三年级为复式教学班,学校还另外请了一个工人师傅为全校师生做饭。学校虽然距离中心学校不是很远,但全是山路而且上坡下岭,路比较窄,也比较危险。在路上前面有一辆运输车,没地方超车,我们只好跟在它后面走了10几分钟才勉强找了一个地方赶到它的前面。
驱车大约走了30分钟我们来到了柳簸小学。学生校大门按上级安全要求锁着,在校门外就听到学生们的歌声,给洪校长打了电话,开了学校大门,我们进到学校里面,这是一个四合院形式的.校园,布局很好,学校所处的地方也很平坦向阳,地方不错,就是因为这几年生源减少,学校显得有些冷清。
洪校长,54岁了,在柳簸小学已经工作很长时间了,家也就在学校不到三里的地方,前几次听洪校长说由于年龄大了跟不上时代发展了不想再担任校长了,但是由于这几年没有新教师愿意到比较偏的学校,所以还是暂时由洪校长负责,不过工作起来,洪校长还是蛮负责任的。
洪校长把我们一行引到办公室,办公室里近60岁的徐老师正在进行政治学习,看到我们进来忙站起来和我们打招呼,隔壁教室里54岁的杜老师也是这个学校唯一的女教师正在教全校学生唱歌,由于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孩子们的音乐、体育课都是全校一起上的。这节课杜老师教的是《共产儿童团团歌》,我走进教室看到一块斑驳的黑板上工整的用粉笔写着歌词,孩子们唱的很起劲,杜老师教得也很用心,只不过有些跑调,我拿出手机为杜老师他们拍了几张照片。
杜老师下课后,我们让洪校长把三名教师集中起来,我们说了这次来的目的,给每个老师发了问卷调查表,让洪校长把他们平时的校务日志和一些会议记录拿来看了看,通过查看,学校平时的日常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对于开学校长工作会议上安排的大多数落实的较好,上次检查时发现的电线老化问题正在联系电工进行整改,随后我们查看了学校《生命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课》和食堂卫生、留样等问题,最后我们给洪校长反馈了检查情况。三位老师也对我们中心学校提出了一些意见,一是希望有些工作在安排时间能够统筹,比如学生晨检工作,能不能直接记在校务日记上不再另外打印表格,即浪费纸张也不便操作;二是希望中心学校能找人帮忙把网络搞好,保持网络正常方便上网查找一些资料。
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中心学校打来电话说县教育局来校召开座谈会,要求我们5点准时赶回学校,一看时间已经4:30了,我们赶忙起身往回赶。
【感悟】对于像柳簸小学这样的农村教学点,拆并是不可能的,如何让更多年轻的教师愿意去教学,虽然现在省里出台了些政策,但效果还是不太明显,还需要各方努力。怎样改善学校的的办学条件,这样的学校偏僻,一般上级检查不会去,目前学校的公用经费非常有限,有时维持正常办公都还有些困难,怎么搞到资金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这还有待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学点的资金投入。
实践日记 篇7
今天我第一次加入了支教的行列,带着四年级的孩子们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上课”。我讲的课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我想,村里的.孩子们在他们真正长大之前,也许都没有机会离开生长着的这片土地,也许他们也会世世代代守在这里。何不在他们年幼的心灵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对外面世界光怪陆离的想象激励他们走出脚下的土地,建设这片红土地。
刚走进教室,他们有的围在一起打牌,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闹,一看到我,他们马上坐回了座位。在上课中,他们会免不了和同桌小声嘀咕,会悄悄离开座位,但是当我讲到他们不曾了解的知识,他们会马上停下来,安安静静地听讲,还会提出问题。当我提出谁讲故事就可以得到本子和笔时,有一些平时羞答答的孩子都勇敢地举起了手。虽然生长在小山村里,他们却怀抱着大梦想,为了自己想要的,他们愿意克服自己的懦弱,愿意走出自己的那个角落。我为他们感动,自己也受到了鼓舞。
实践日记 篇8
有一天,日丽风和我们去实践活动。我们都很高兴。我们马上上了车,来到了实践活动地点。那天气真是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春暖花开。
我们走了迷宫,走了独木桥,还走了单脚桥。在这几项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走迷宫。首先,老师告诉我们先到中间的小台上,看看怎么走,然后从小台上再下来,再走出去。老师还让三个人一组。我们马上分了组,我、齐存禛和赵润泽一组,迫不及待地等待老师说开始,老师一说开始,我们立刻进入了走迷宫状态,我们跑了半天也没跑出去。第一个是陆兴国,第二个是我。
我最喜欢实践活动。
实践日记 篇9
今天,舅舅带着彤彤和珂珂来我家玩。
中饭吃好了,一大堆碗堆在洗碗沲里,彤彤笑嘻嘻地对我说:“姐姐,姐姐,今天的碗我来洗,我洗碗技术可大有进步哦,待会儿你瞧着吧。”“哟,真的吗?”我问。说着彤彤搬来小凳子,因为她太矮,所以得站在凳子上才能洗。只见她挽起袖子,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哗哗地流出来,她不紧不慢地把洗碗布浸湿,在布上挤上洗洁精,拿起一只碗,用布对着碗认真地擦起来。水还在哗哗地流着,我看着,心痛极了,连忙过去关掉了水龙头。我刚关掉,彤彤就好像和我做对似的',又马上把水龙头打开,把她手中的那只碗清洗干净。就这样,她洗一只碗,清洗一只碗,洗一只碗,清洗一只碗。把一盆子碗洗完,不知浪费了多少水。我笑着对她说:“彤彤,你洗碗技术是提高了,每只碗洗得很干净,但你的用水量也大大提高了哦。”她对着我挠了挠头,傻傻地笑了笑。我把她拉到沙发上,语重心长地说:“彤彤,我们国家严重缺水,因为缺水,许多孩子一年都没洗过澡。可是你却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浪费水。”彤彤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同学们,周总理都那么节约,一件补了又补的衣服还在穿。我们也应该知道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样东西来得都不容易,我们都应该珍惜。
实践日记 篇10
清晨,天气像滤过似的清新。小姑带我和弟弟一起去亚林所接水。
“哇!”接水的人可真多啊!老老少少,有的提着六七只水壶,有的扛着塑料桶,还有的拿着饮料瓶。
我们来到接水的地方,清澈的泉水从岩缝间汩汩涌出,它的声音像管弦乐一般传来,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有如一根堪布见不见的细丝,抚爱着,缠绕着这座山谷。一股股细泉不断地从纵横交错的喷头中哗哗地流出来。当它落在小沟的石头上时,又变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纷纷扬扬的`“珍珠”,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我喝了一口,那清清的,凉凉的直钻入我的喉咙,令人心旷神怡,喝了还想再喝。那泉水使人浑身非常舒服。你慢慢品尝,甜甜的,使你陶醉不已。
接好了水,我想:我们这样接水,既节约了钱,又节约了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实践日记】相关文章:
暑期实践日记09-13
实践周日记09-06
实践日记范文08-31
实践基地日记11-02
暑期实践日记07-30
实践的日记【热】10-24
暑假实践日记08-24
医院实践日记06-17
寒假实践日记05-28
关于实践日记05-21